陳金生還擁有其他許多的關聯人物。妹妹陳滬君, 受滬港兩地文化薰陶, 十七歲寫作第一本都市女性小說風靡兩岸三地,幾十年筆耕不輟,系列書被奉為「女性聖經」。十九歲未婚生女戴英,生父不詳。戴英十歲時, 陳滬君與在美國結識的華裔牙醫結婚, 母女移居定居北美。
父母兄弟,堂哥表姐,族中好友,每一個都叫得出姓名, 都有頭有臉。交朋友都交才子,比如摯友譚正良, 知己倪山,等等等等。任擇兩人一段經歷,便都是一段才子佳話。
還有子孫輩,也漸漸在不同領域嶄露頭角。其中一個最叫人印象深刻,什麼問題學生十四歲被英國知名公學退學,十六歲酒吧搶人女友被人當街爆錘,十八歲爭奪女明星被□□盯梢等等……最讓陳縱記得的,是他的名字,叫做譚天明。譚天明,陳子夜,是父輩商量好的嗎,是子夜的朋友嗎?
子夜也有百度百科,沒有照片,介紹只說金城人,九零後,代表《毗舍闍鬼》,有短篇刊載於某雜誌。百科撰寫也不大走心,直接抄寫書本背後作者簡介欄謄上網。也沒人深究過這個陳子夜是誰,他的名字好多年不曾與陳金生頭像下那個相關人物作關聯。直至銷量並不好的《毗舍闍鬼》評上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獎項,保送女兒戴英入圍、卻最終仍令她與獎項失之交臂的陳滬君捧讀了《毗舍闍鬼》,被影射得在家坐立難安時,終於發現作者竟真的名作陳子夜,頃刻大為光火,覺得家醜不可外揚,登報批評此書「大逆不道」,甚至利用內地出版業的諸多不可描述的不便之處,來對此書進行舉報。報社扛不住來自業界大拿和審核的雙重壓力,不得不下架了《毗舍闍鬼》。而那時金叔王叔正在幫子夜同出版社談的另幾本小說,也因此告吹。
《毗舍闍鬼》遭遇封殺,故事照進現實,子夜最後一點反抗泥牛入海。
也是那個時候,陳縱認識到了什麼叫做諷刺文學。失敗的諷刺是滑稽的笑柄,成功的諷刺是置身鬥獸場裡的表演。諷刺很難,諷刺也異常危險。
在這個事件中,子夜的包括陳金生在內的其餘家人,都呈現一種隱身狀態。唯有那個陳縱在百科上留意過的,名作譚天明的二十二歲年輕人,幫子夜出過一次頭,由此引發了那次和陳滬君著名的檄文罵戰。卻也孤掌難鳴,以至於陳縱在很多年後,偶然搜索兩人姓名,方才搜到了這起新聞。
因為這件事,邱阿姨意識到文學這條路,子夜是走不通的。怎麼走,最終只都會走回那個家裡。
「到時候,還不是要去舔著臉求他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