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王夫人的這個誤會,薛寶釵並沒打算解釋,與其讓人猜著,她是如何搭上那一位的,倒不如借王夫人的口掩人耳目,讓人以為她當真是被王家推薦入宮的。
王夫人不知薛寶釵的心思,很是高興地感慨了一番,而後又由寶釵身上,想到了薛姨媽身上去。
「既然寶丫頭你不日便要進宮,你母親在外頭一個人住也不妥當,不如我去稟了老太太,還叫你母親搬回府里來,也好照應著。」
薛寶釵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若能如此,自然是好的,當初搬出去,原也不是我們的本意,母親在家時常想起姨娘來,心底也是思念不已。」
說到此處,薛寶釵擰了擰手裡的帕子,嘆氣道:
「只是恐怕,老太太那邊不答應呢。」
王夫人聞言,不由得擰起了眉心,照她看來,老太太實在是有些太多事了。
因著薛蟠的事,薛家雖然落魄了下來,然而到底是累世名門,有她和王家在,難道還真能讓寶釵淪落為平民之女麼?
女子雖不能科舉近身,但想要出頭,也不是毫無途徑,像寶釵進京,原本就是為了待選,倘若真能採選入宮,憑寶釵的身世、樣貌、才華,難道就寂寂無名一輩子麼?
元春入宮也不過才幾年,這不是恩榮加身了?
王家姑奶奶生的一個女兒是這樣,怎麼見得另一位王家姑奶奶生的女兒就一定不會如此呢?
其實,王夫人心裡還另有個想頭。
當日送元春入宮之時,王夫人心裡就隱隱覺得,自家女兒絕不是當女史的命。
元春的才情樣貌,並不輸給宮裡的主子娘娘,況且王家女兒多有宜男之相,除了王熙鳳這心眼子太多誤了子嗣的以外,不論是她還是薛姨媽,膝下都是兒女傍身,王夫人想著,皇上盼皇子也不是一兩天了,說不準為著這個,會納了元春呢!
只不過,這個想頭後來被惜春攪和了。
元春有縣主身份傍身,又與東安郡王府定親,而且既然嫁在宮外,見面的日子總比在宮裡頭多,因此王夫人倒也沒有多少不滿,只是總覺得有些可惜。
先前那吳天佑跟賈政同在工部做員外郎,因著榮國府的威名,吳天佑見了賈政總是畢恭畢敬,吳夫人在她面前也是陪著小心說話,誰知道吳天佑的女兒一朝做了貴妃,青雲直上,吳天佑也搖身一變,竟成了刑部侍郎了!
這幾年來,吳夫人見了她,雖然還不至於作威作福,可是腰杆子也硬挺了很多,不似往年那樣巴結了。
王夫人嘴上不說,心裡老大的不願意,吳家姑娘未出閣前,她也曾經見過一面,比元春差著老遠呢,那樣的人物都能當貴妃,那元春當個皇后豈不是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