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聽了,立刻笑道:「正是此理!」
又指著寶玉習慣性嘲笑:
「恐怕到時候被難成呆頭鵝的唯有此子!哈哈…」
寶玉……
被姊妹們嘲笑,對寶玉來說早就已經司空見慣,聞言也不惱,只要眾人別將他和寶釵捆綁在一處,提什麼「金玉良緣」,旁的寶玉都並不放在心上!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前幾日才與他偶然相遇,指點他用「檻內人」回復妙玉帖子的邢姑娘,竟然會說出這麼一番將科舉考試與作詩混為一談的混帳話來!
觀她上次舉止言談,寶玉本以為她是位超然如野鶴閒雲之人呢!
難道…是他看錯啦?還是她跟寶姐姐住得久了,漸漸的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了?
寶玉一向有些痴性,一想到好好的一群清白女兒家們,竟也都學的市儈了起來,不由得就有些傷感起來…
正難過間,就見寶琴突的站了起來,朗聲朝著寶釵道:
「這一說,可知姐姐不是真心起社了,這分明是在難人呢!就算倒時大家依著你的規矩將詩詞強扭出來了,不過也都是顛來倒去弄些《易經》上的話生填,究竟有何趣味?
還有邢姐姐~,竟還拿科舉考場舉例?誠然那科舉都是要講題目規矩,但你又見哪篇科舉時做的詩或者詞,能夠流芳百世,讓人嘆為觀止的?!
不管是唐代的李杜,還是前朝的蘇陸之流,他們那些令人稱頌的詞藻,又有哪個是這般生拉硬套的?不都是或遇美景美不勝收;或遇離別感慨萬千;或經世事沉淪內斂;全都是有感而發的嗎?」
寶琴從小便隨著父親四處遊歷,聽的見的都是寶釵、黛玉這些閨閣女子所不能及的!
這一路行來,也讓她眼界大開!
因此,對於寶釵這種表面穩重體貼、平和淡然,內里卻總愛指手畫腳,以刁難別人來顯示自己能為的性格十分不喜!可以說她與她這位堂姐間除了同姓薛外,簡直沒有一處是相和的!
所以,眼見其又對著眾人指手畫腳、在那自吹自擂起來,寶琴終於忍不了了,直接朝著其懟了起來…
寶釵……
寶玉幾個……
……
「哎呀!我覺得起社的事以後再商議也不遲,倒是上次聽琴妹妹說海上見聞說到一半大家就散了,我這心一直痒痒的很,還是讓琴妹妹再給咱們講講吧!」
眼見寶釵就要朝著寶琴發火,寶玉忙急中生智道,在他心裡,自然更偏向跟他三觀一致的寶琴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