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得越好,只是說明他越理智。
那封信於他來說只是一紙文章,情愫、衝動、喜歡,好像什麼都沒了。
「不用改了,很好。」梁東言回復他。
姜閾很快發過來一個「點頭」的表情包,像是急迫地終結這段對話。
梁東言垂眸盯著無法繼續下去的聊天框,指尖微微僵硬地切出去,給施卓遠發:不用這個,還是用之前跟作詞人買的那版。
施卓遠那邊彈了幾十個問號過來,梁東言沒回,下一秒,葛北思又在給他打電話,他熟練地切掉,又打開和姜閾的聊天框。
「葛北思一直在找我,要把你的微信推給她嗎?」梁東言問他。
姜閾那邊一直在輸入,卻沒有消息發過來。
梁東言便一直等著,等了快五分鐘,姜閾那邊終於發來了消息:抱歉,打擾到你了。不用推,你可以不用理她。
「回來了也不打算聯繫他們?」梁東言問。
「嗯,還有點事沒做完。」姜閾回復他。
梁東言很想問,是什麼事呢?
什麼事能讓你消失這麼久,誰都不聯繫、又是什麼事讓你匆匆見了我一面,但連多說一句話都不願意又再次離開?
但梁東言沒問,兩人的對話止於這裡,直到半個月後,在施卓遠的閃爍其詞之下,梁東言終於清楚了是什麼事。
施卓遠參加的那個青年電影展是全國唯一一個針對青年電影人的電影節,大多為電影專業的大學生、研究生、以及資金匱乏但有電影理想的年輕電影人。
電影節評選後的獲獎影片以及電影人在後續會有資金和資源扶持。
這幾年好幾個展露頭角的年輕導演,都是在END電影展的扶持之下走出來的。
雖然施卓遠的電影什麼都不缺,但他還是想讓自己的電影拿個獎,便在電影展報名的最後一天將自己的片子也報了上去。
報上去後他信誓旦旦,他的片子故事精彩、製作精良、後期強大,覺得起碼能混個一等獎。
結果最終止步二等獎的選拔,和另外五部青年影人的電影一起榮獲了三等獎。
那天施卓遠氣得在工作室破口大罵,自己的電影才華在國際電影節落選他就不說什麼了,居然在這種青年電影節才拿三等獎?
他覺得一定有黑幕,便在工作室從早坐到晚,把其他進入後續評選的片子一部部看了過來。
最開始的時候他還吐槽兩句,後來發現有些片子確實好,立意高、創意新,除了資金不夠,製作沒那麼精緻,其他方面都比他要高級不少。
就在施卓遠嘖嘖感慨長江後浪推前浪、順便打開下一部片子時,他剎那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