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燎原廠能成產這麼多嗎?
這麼一想,他們不知道怎的就有了點急迫。等著三批人都到了,車子就向著燎原廠開去,胡玉芬又跟其他兩個廠的同志打了招呼一問,心是一直往下掉——他們說,這兩天燎原廠就已經接待了三十來個工具機廠了。
不過想想也是,全國規模以上工具機工具企業就有1400多家,具有生產工具機能力的企業不下四百家。這麼多家企業里,敢於上數控工具機的,也不下百家。
燎原廠可是石破天驚獨一份,他們都能看到商機,其他廠家也自然能看到。
所以,心情自然又急迫了一分。
等著到了後,負責接待的同志就問是需要入住還是立刻展開工作,他們自然就選了後者,結果去了才發現,燎原廠居然已經是一條龍了,先去車間,由專業的銷售工程師帶領,一一講解燎原一號,講完了以後,就帶著他們去洽談室,進行深入了解和談判,雖然是一對一的小房間,燎原廠也是儘量讓他們安靜下來,可誰能忽略外面的聲音呢。
「都是一個合同,東陽廠五洲廠來了價格也不低,咱們來了價格也不高,東西也看過了,一等一的好東西,現在不簽,再等等,我看就沒機會了。」
「可不是嗎?你瞧人山人海的,我聽說現在他們供銷科里的電話還是不停地想,有不少廠子要過來呢。要不?簽了?」
「簽了吧!」
胡玉芬和錢雲他們,低頭看著手中的合作模式,燎原廠的分兩種,一種是只購買數控系統,這種是成交關係,系統給你,數控工具機的設計由自己來。第二種是全包式,從工具機設計到各種工藝,包括數控系統都是來自於燎原廠,他們只負責生產,這個要求比較嚴格,需要通過他們的驗證,但是有點非常好——保證質量,不過利潤比較少。
東陽廠就是第二種合作方式。
但是燎原廠也很厚道,這樣的合同只用五年,五年過後,設計圖紙、工藝等一切都歸他們所有,到時候,他們就是第一類合同了——只需要支付數控系統的價錢,就可以自由生產工具機。
說真的,看到第一眼,胡玉芬他們就相中了第二種合作方式——這看著是為燎原廠做嫁衣,仿佛大頭都歸了燎原廠,但實際上,這是燎原廠在練兵啊。現在東陽廠生產出的工具機是什麼水平?和德國一樣,這是隨隨便便一家廠子能生產出來的嗎?
這裡面,不提硬體,只說裝配工藝這一點,很多廠子多少年都摸不出來為什麼相同的零部件,有的廠子裝出來是優等品,有的廠子裝出來精度差到不能用!
最簡單的例子,原先夏國有個廠曾經進口了一款工具機,壞了後請了原廠的售後來進行維修,不過價格很貴。所以第二次壞了後,他們準備不再續保了,自己維修,修倒是修好了,可裝好以後,精度卻比以前差了不少。
這家廠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能請了胡玉芬他們廠過去研究,胡玉芬他們也沒研究出來為什麼,直到後來,他們沒辦法了,讓人一一回憶,上次維修的時候,對方到底幹了什麼,最後有人想起來,對方在裝配的時候,底下墊了兩張紙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