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林鑫和蔣晟陽官職相同,都是秩俸六百石,兩人誰都管不了誰。
蔣晟陽拱手應聲:「諾。」
竇林鑫這般配合,雲煦澤就沒提查帳簿的事,等蔣晟陽入主金曹,查帳簿不過是順便的事,沒必要刻意提起。
這一番對話後,後堂內的氣氛輕鬆不少,李振傑和那四個縣令都說了不少場面話,表示會嚴格遵從王府的命令。
閒聊一會兒後,雲煦澤道:「竇郡丞,本王來之前了解過高平,書中介紹高平山林多耕地少,那高平郡的百姓平日裡以何為生?」
竇林鑫解釋道:「回王爺,高平郡內可用的耕地確實很少,而且都是劣田,即便種莊稼收成也不高,所以高平的百姓一般不種糧食,改種甘蔗。」
「甘蔗?」
「不錯,我們高平的耕地雖然不適合種糧食,但種甘蔗很合適,而且收穫的甘蔗即可以售賣也可以釀酒。其實不止我們高平,陵州各郡都種植了大面積甘蔗,陵州釀的金漿酒很受歡迎,殿下在洛京應該聽說過金漿酒吧?」
雲煦澤恍然:「原來金漿酒是陵州的特產啊。」
還真是各人有各人的活法,高平耕地少,這裡的百姓索性就不種糧食,如此因地制宜反而能生活得好些。
竇林鑫繼續道:「除此之外,高平郡臨海,很多百姓以打魚為生。」
聽到這話,雲煦澤順勢問道:「既然高平郡臨海,為何此處沒有設置鹽官,臨海製鹽不是更方便嗎?」
竇林鑫苦笑道:「臨海製鹽確實很方便,但陵州七郡中不僅高平郡臨海,合昌郡和朱真郡同樣臨海,這兩郡比高平郡更大,而且比高平郡更靠近中原地區,朝廷便只在這兩郡設置了鹽官。」
「原來如此。」
雲煦澤繼續問道:「本王查看高平志,上面記載曾有漁民在海中發現海外小島,那島嶼離高平並不算遠,為何朝廷沒有派人將其納入治下?」
竇林鑫沒想到雲煦澤還真認真了解過高平郡,連發現海外小島的事都知道,這可是近些年才發現的。
「王爺有所不知,那島嶼上生活著大量土著,我們不是沒想過將其收服,但那些土著並不願臣服,且拒絕和我們溝通,我們派兵攻打,那些土著就會分散逃走躲起來,他們熟悉地形,我們根本找不到他們的藏身之處。」
「若是想完全攻下島嶼,恐怕得付出數倍兵力,而且攻下來就得派兵駐守,同時還要遷百姓去那裡耕種,但百姓們不願離開故土,再加上高平沒有那麼多兵力,朝廷也未提攻打一事,此事便擱置了。」
說到底,朝廷沒有攻打那島嶼,只是因為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
朝廷財大氣粗看不上那島嶼,雲煦澤卻有些眼饞那島嶼的資源。
根據後世的經驗,每個靠近大陸的海外小島都有很重要的意義,不管是資源還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都值得雲煦澤重視。
不過他現在還沒有能力收服海外小島,得緩緩圖之。
......
雲煦澤和竇林鑫等人聊得還算愉快,雲煦澤不和他們爭權,也沒有要和他們分蛋糕的意思,竇林鑫等人自然願意和雲煦澤維持友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