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後世的很多發明都是從老祖宗那裡得來的靈感。
等生鐵買回來就讓工匠們研究灌鋼法,雖然這其中必不可少地要浪費一些生鐵,但都是必要的付出,只要能成功,那節約下來的生鐵遠遠超過浪費的。
雲煦澤想到這兒,心情輕鬆很多。
小福子一直在注意雲煦澤,見他不再皺眉,道:「殿下,可是剛才的工匠哪裡做得不對?」
雲煦澤搖頭:「本王只是想到一些事情......去購鐵的親兵離開幾日了?」
「已有八日。」
雲煦澤心中一喜:「八日了還沒回來,想必是從兩位皇叔那兒買到了生鐵。」
親衛們快馬加鞭來回不過五六日,若非有貨物拖累,他們早該回來了。
如此一來,再等十日左右他們就該回來了。
「等他們回來,直接把買來的生鐵存入軍器司。」
「諾。」
雲煦澤突然想到,軍器司和清匠司都還沒有安排主官,這麼多工匠總需要人管理。
他倒是不介意用工匠來管工匠,但顯然不可能。若是什麼都不懂的人,萬一對方瞎指揮就糟糕了,不管什麼行業,都忌諱外行指導內行。
想了一會兒,雲煦澤覺得想要找了解工匠的人並不容易,但他可以找守分寸之人。
兩司的官吏主要職責是監管工匠,安排好雲煦澤交代的差事,但具體的工作不需要官吏去做,所以只要官吏們有自知之明,不要瞎指揮就行。
確定了要求,雲煦澤打算讓蔣晟陽留意有沒有這方面的人選,不需要多能幹,關鍵是懂分寸聽話,不會自作聰明。
想到蔣晟陽曾夸楊文騫懂分寸,雲煦澤忍不住笑了笑。
以前當社畜時,總看到有人抱怨領導任人唯親,自己有能力卻得不到重用,當時雲煦澤頗有感觸,還跟著一起吐槽資本家。
等真當了上位者,雲煦澤才意識到有些東西比才能更重要,比如忠誠,又比如清晰的自我定位。
高平就這一畝三分地,不需要多有才的人,但需要對雲煦澤忠心之人,他可不想被手下人背刺。
.......
三日很快過去,今天是李浩應出海的日子。
雲煦澤沒有遮掩自己想要探索海島的想法,再加上出發的是李家直系嫡子,來送行的人有不少。
李浩應的友人有很多,遍布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
一向不喜兒子亂交友人的李振齊難得沒訓斥他,只是靜靜地看著他和友人告別。
雲煦澤站在李振齊身邊,道:「李公可怪本王讓二郎去辦這麼危險的差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