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院能有這麼多好處,百姓們已經忘了自己一開始的不以為意,開始利用各種渠道打聽書院的入學考核,打算提前學一學,免得到時候抓瞎。
但關於書院的消息那麼多,偏偏就是沒有關於入學考核的消息,不論百姓怎麼打聽,就是打聽不出來。
謹王府
雲煦澤正在和章豐釗下棋,提起入學考核的事,道:「他們當然打聽不出來,因為還沒有確定。書院預計有三大課程,其中兩門課程的先生沒找到,王府屬官又沒有精通墨學和農學的人,一時也想不到該考核什麼。」
章豐釗道:「百家爭鳴的時代早已過去,墨家還好說,他們曾經勢大,如今雖然式微,但還有不少人以墨家子弟自稱,但王爺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農家子弟怕是不可能。」
雲煦澤皺眉:「民以食為天,先生應該知道糧食的重要性,書院必須要有農學這門課程,如果一時找不到,那就一直找,直到找到為止。」
章豐釗無奈看他一眼:「王爺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身份?」
雲煦澤一愣:「先生什麼意思?」
章豐釗直白道:「王爺想要的人在洛京,司農寺有眾多熟讀農家典籍,精通農事之人,王爺可以把書院的想法告訴皇上,皇上可能會給王爺需要的人才。」
雲煦澤道:「那些人皆是司農寺的官吏,父皇怎麼給本王,總不能罷了他們官職吧?」
書院只是一個學院,在其中當教書先生可沒有官職,那些人怎麼可能願意放棄洛京的官職來高平當個教書先生。
章豐釗道:「王爺多慮了,他們都有學生,王爺的書院新建,那些學生雖然比不上司農寺官吏,但應該滿足王爺的要求。」
雲煦澤心動了。
因為他想到一件事,司農寺成立了那麼久,不知道更換了多少任官員,他們肯定有一套完善的教育體系,通俗來說,洛京的那些學生都是科班出身,野路子和人家沒得比,能讓科班出身的人來高平教書,效果肯定差不了。
至於對方是不是心甘情願來高平,就不歸雲煦澤考慮了。
雲煦澤道:「多虧先生提醒,本王一會兒就給父皇寫信。」
他最近給永昭帝寫信的頻率明顯增加,他之前關於新商稅改革的奏書可能還在路上,送年禮的人也才回來。
章豐釗撫須道:「王爺雖然已經就藩,但您和皇上畢竟是親父子,您有為難之處,皇上肯定會幫您,何況這本是利民之舉。」
他很清楚雲煦澤建書院沒有任何私心,但建書院的一切花費都由王府承擔,雲煦澤才來了高平半年,他還免了去年的秋稅,如果不是雲煦澤把瓊漿玉液的分成劃入公庫,公庫現在可能一分錢都沒有。
真要詳細算起來,不論是建鳳棲樓,還是建書院,用的都是雲煦澤的私財,但受益的卻是高平和高平百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