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又問:「水泥的效果可屬實?」
「時松文命人親自實驗過。」
周北馳就是怕其他人不信,特意找雲煦澤要了幾袋水泥,和他的信一起寄回了宣威郡。
很好,如此一切都確定了,就看怎麼和高平交涉了。
宣威郡真是打得好主意,一股腦把問題退給朝廷。
眾人想到那奏書上還有各家族家主的聯名,更是對宣威郡眾人的心思猜得明明白白,畢竟都是世家的老狐狸。
水泥有助於加固城牆,對禦敵有幫助,更能減少人員傷亡,宣威郡的請求合情合理,朝廷不可能不答應,不然會寒了數十萬戍邊將士的心。
因此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如何和謹王交涉,儘快將水泥運往安州。
太尉嚴居弘率先開口道:「此事簡單,朝廷派使者去和謹王談,確定一個價錢,由朝廷付銀子,讓高平給安州提供水泥。」
雖然只有宣威一郡要水泥,但安州不是只有宣威郡遭受胡人的騷擾,整個安州的城牆都需要加固。
楊明嘉冷哼一聲,立刻跳出來反對:「若是如此,豈不是一直受制于謹王,以微臣之見,應該對謹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謹王獻出水泥的配方。」
嚴居弘笑了:「你懂不懂軍事?水泥能讓城牆堅固數倍,意味著每年用於修繕城牆的銀子可以省下來,更重要的是,城牆堅固後不容易被摧毀,將士們便可借住城牆之利禦敵,這會減少邊郡將士的傷亡。」
「這麼重要的東西,你讓人家把配方獻出來,那大司農打算給謹王何等獎勵作為交換?又打算給謹王記多大的功勞?」
楊明嘉身為大司農,掌管大康所有收支,沒人比他更清楚每年用於修繕城牆以及撫恤士兵的數額。
他也知讓謹王獻出水泥配方有些無賴,但他和嚴居弘作對習慣了,哪怕知道自己說錯話,也不可能認錯,只是閉嘴不言。
嚴居弘卻不肯放過他,譏笑道:「大司農不說話,莫不是想白得配方?當著皇上的面,你要占謹王的便宜?」
當著老子的面占人家兒子的便宜,這誰敢承認?
「下官並無此意。」
楊明嘉被逼得不得不回應。
何維良抬眸看了眼永昭帝,永昭帝的臉色沒有變化,看不出他的心情如何,但何維良和永昭帝君臣多年,多少了解他的脾性,開口道:「討要配方一事不必多談,朝廷豈能做出強奪配方之事。大司農,你派人去高平和謹王商議價錢,只要合適便定下來,讓高平儘快為安州各郡提供水泥。」
安州離高平太遠,光是送信就得一個月,運送水泥只會更慢,不儘快定下來,恐怕無法在今年冬天前完成對安州城牆的加固。
楊明嘉問道:「敢問何相,怎麼算價錢合適?」
何維良皺眉:「你是大司農,水泥該作價幾何你會不知?」
「下官自是心中有數,但謹王恐怕不會如此定價。」
水泥僅高平有,哪怕用腳想也知道謹王會加價,他需要知道價錢合適是怎樣的合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