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不知道王府拿下南夷島的具體過程,可關景彰帶的大軍都是高平百姓,他們的家眷沒得到陣亡的通知,就代表人還在。
沒有傷亡就拿下南夷島,這還不叫輕鬆什麼叫輕鬆?
因此在高平百姓心裡,南夷島遠沒有王府親兵厲害,這也是他們敢來南夷島的原因。
周大郎等人只是來的第一波高平百姓,後來又陸陸續續來了許多百姓,他們都是來教南夷島各部落種地,在高平百姓看來簡單得簡單,是個人就會的種地,南夷島各部落學起來卻是各種波折。
就像周大郎所教的龜甲部落,光是練習趕牛就練習了幾天,等他們學會使用曲轅犁,把龜甲部落的土地完全開墾完,周大郎開始教他們施肥。
高平已經推廣新肥料,官府給各部落準備的便是新肥料。
周大郎感嘆道:「你們運氣很好,這新肥料是謹王殿下堅持推行的,我們也是去年才開始用。」
族長甲自動把這話理解成這新肥料是上天的恩賜,立刻把新肥料當寶貝對待。
施肥是個精細活,而龜甲部落從上到下就沒有精細人,周大郎只能手把手教他們,本來很簡單的事,愣是拖延了好幾天。
若非他們一個個長得人高馬大,周大郎真想問候一番他們的父母,雖然他們不一定聽得懂,
腦子跟擺設一樣。
......
在南夷島各部落熱火朝天地學習種莊稼時,高平書院開學了。
經過初試和複試後,小吏培養課程總共招收了六百多考生,複試的淘汰率顯然比初試小很多。
這考生人數直接越過醫學和農學,僅次於墨學。
因為雲煦澤對工匠的重視,報名墨學課程的人很多,通過考核最終入學的足有一千多人。
剩下的兩門課程,醫學人數最少,哪怕那些洛京致仕的御醫們已經把考核標準一降再降,但最終入學的學生只有可憐的幾十人。
而不受歡迎的農學都有三百多人。
農學並不被高平百姓重視,因為在他們心裡,只有泥腿子才會種地,他們報名高平書院本是想改變命運,怎麼可能還願意種地?
哪怕書院特意解釋過農學的重要性,但依舊沒有多少人願意報名,若不是成為書院的學生好處多,其他課程又不夠格,農學可能一個人都收不到。
但不管怎麼說,高平書院還是順利開學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