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五百親兵外,你可以在高平招募兩千五百郡兵,剩下的去南夷島招募,都尉以下的軍官可以通過比武確定,但另外兩個都尉人選則有本王決定。」
「你回去好好想想哪兩個人比較合適,然後報給本王。」
「諾。」
朱隆和荀沛禎一同應聲,隨後便離開了王府。
雲煦澤則去清雲院見章豐釗。
「先生給本王舉薦的人很好,說話很坦率。」
章豐釗嘆氣:「大郎年幼時便失去祖父和父親,只和寡母相依為命,無人教他為人處世,這才會在安州屢屢碰壁。」
不僅是不懂為人處世,還因為那爆棚的正義感。
雲煦澤暗自腹誹,但他對荀沛禎還算滿意,道:「本王讓他擔任代都尉,只要在這三個月內盡忠職守,本王便正式任命他為高平都尉。」
章豐釗對此自然不會有異議:「王爺決定便是。」
雲煦澤問道:「先生覺得本王應不應該把封地這段時間的種種舉措上書告訴父皇?」
永昭帝好歹把南夷島給了他,雲煦澤決定他可能會關心南夷島的發展情況。
章豐釗道:「藩王不需要向皇上稟報封地的情況,可王爺若是不介意,老夫建議王爺告訴皇上。」
至於為什麼?
自然是加深和永昭帝之間的感情。
作為一個小透明,在就藩前,原主和永昭帝幾乎沒什麼感情,目前有數的溫情,都是雲煦澤幾次書信和獻禮換來的。
而和永昭帝聯絡感情的好處,從這次南夷島的歸屬就能看出來。
雲煦澤自然不願意放過和永昭帝拉進感情的機會。
得了章豐釗的建議後,雲煦澤便回書房給永昭帝寫信。
等寫完信後,雲煦澤想到一直沒有進展的水車改良,便想起了章家小郎君。
他了解過大康的水車,就是最初的那種水車,笨重且效率低,而制約水車發展的阻礙就是輪軸。
如果能提前把滑輪組研究出來,那麼水車就將會得到極大的改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最重要的是現在水車必須要人力驅動,可一旦用上滑輪組,便能把人力從水車中解放出來,用牲口便能驅動水車。
改良水車的好處多種多樣,與之相對的便是困難重重,陽胥帶著清匠司的工匠研究了這麼久,也沒製作出像樣的滑輪,更別說滑輪組了。
雲煦澤只有理論知識,讓他實踐他也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