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儲君之位一直懸空的原因,若是有嫡子,永昭帝早就立太子了。
永昭帝這算是給梁王下最後通牒,只要梁王還想待在洛京,就得回王府和梁王妃生孩子。
偏偏梁王現在對梁王妃無比牴觸,可想而知這個任務有多艱難。
但永昭帝絲毫不同情梁王,若非對梁王還有幾份疼愛,永昭帝早就被這個寵妾滅妻的混帳趕出洛京。
永昭帝越想越氣:「朕當初真是看走了眼,二郎遠遠不如十郎。」
黃顯沒敢說永昭帝在幾個月前還誇過梁王赤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永昭帝念著雲煦澤的好,道:「朕定要給十郎選個頂好的正妃,許家和何家可有適齡的小娘子?」
一開口就問兩個頂級世家,確實是頂好。
黃顯道:「回皇上,兩家的嫡女早已出嫁。」
適齡的當然有,但都不是嫡女。
這兩家可能並不想和皇室結親,他們的嫡女其實是和吳王年齡正合適,但都在吳王議親前定了親,這未免巧了點。
永昭帝一拍腦門:「朕竟忘了。」
早在吳王議親時,永昭帝便關注過各大世家的嫡女。
永昭帝有些可惜道:「十郎的年紀小了些。」
各大世家的嫡女很多都已經出嫁,三公九卿家的嫡女就沒有沒出閣的。
「等等,朕記得之前路家求娶豐釗家的小娘子來著,她年芳幾何?」
黃顯道:「章小娘子剛過十四生辰。」
十四?
永昭帝眼睛一亮:「這個倒是正合適,先記下,看看還沒有其他合適的。」
永昭帝當然不可能這麼潦草地定下雲煦澤的親事,他會把洛京所有適齡的小娘子都調查一遍,從中選出最適合雲煦澤的。
家世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個人品行。
......
高平,謹王府
雲煦澤還不知道永昭帝正在為他操心正妃的事,進入五月後,便臨近祝雲平的昏期,但祝雲平還在忙修路的事,如今正在修多峰山的路。
從哪裡修到哪裡,哪裡需要繞路?
這些問題都需要祝雲平解決,他忙得連自己昏禮都抽不出時間準備。
還好竇家已經把事情都攬了過去,竇家甚至財大氣粗地送了一處四進的院子給竇娘子當嫁妝,到時候昏禮就在那處院子舉行。
雲煦澤得知後忍不住感嘆:「表兄這岳家,真是選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