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棉布肯定沒有棉衣賺錢。
雲煦澤沉吟道:「把棉衣分成幾個價位,最貴的自然是最漂亮的,最便宜的可以不用花樣,直接用棉布製成棉衣,價格就定在五十文。」
單鴻暉疑惑道:「王爺,染色弄花樣雖然麻煩了些,但相比起賺的銀子來說,根本不算什麼,您所說的最廉價的那種,反而是最不值的。」
換句話說就是性價比低。
若是一般人,單鴻暉覺得他是為了節省成本本末倒置,但他覺得雲煦澤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
雲煦澤當然明白這一點。
他看向單鴻暉,道:「大郎,你是本王的人,本王是大康的親王,總要為百姓著想。」
「五十文的棉衣對我們來說不值得,但對於百姓來說,卻可能救他們一命。開門做生意,總要有良善之心。」
在後世,一旦發生天災人禍,著名企業都會捐款。
不僅僅因為捐款可以減稅,更因為那些出名的企業都得到過國家扶持,他們有責任回報社會。
同樣地,利豐樓的生意能做得紅火,依賴於雲煦澤的身份,他也有責任照顧百姓。
煤爐是第一步,棉衣是第二步。
單鴻暉聽言心裡一顫,恭聲道:「王爺心善,小人謹記。」
對於雲煦澤的仁愛,有人覺得他是真心,也有人覺得他在偽裝,故意博好名聲。
只有雲煦澤身邊的人才真的明白他是真的心繫百姓。
雲煦澤道:「讓高平那邊不用再售賣棉布,統一把棉布運來洛京,你去買下一間成衣坊,專門製作棉衣,多製作些廉價棉衣。」
還是那句話,錢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數字,他還是喜歡賺錢,但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他會多幫一幫底層百姓。
「對了,女眷們多數都會女紅,成衣坊招人時,只要婦人,最好招那些家庭貧困的婦人。」
單鴻暉應聲:「小人一直謹記王爺的命令,工坊招募的皆是家境貧寒之人。」
利豐樓經營眾多生意,自然也有工坊,裡面的工人都是按照雲煦澤所說,招募家庭貧寒之人。
洛京應該是貧富差距最大的城池,這裡聚集了最富有的一群人,卻也有勉強維持生活的底層百姓。
洛京外城最外圍便是棚戶區,聚集了最窮的一群人。
他們是洛京百姓,能在洛京戶籍上找到他們的名字,但過得還不如地方郡縣的普通百姓。
從古到今,從不缺一門心思往國都擠的人,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
得了雲煦澤吩咐的單鴻暉,立刻派人去調查洛京外城成衣坊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