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煦澤不想多想,拱手道:「父皇身體康健,定當長命百歲。」
永昭帝笑笑,沒有繼續這個話題:「朕為什麼讓各州郡建立書院,想必你也清楚,屆時本王會從洛京派人去各書院教書,這其中會有一部分女先生。」
既然能招收女學生,自然也可以有女博士。
「關於女先生的分配,十郎可有建議?」
雲煦澤沉吟道:「可以先讓各郡把預計招收女學生的名額報給朝廷,根據這個名額分配女先生,不論如何,每個書院必須有女學生,也必然要有女先生。如果可行,還可以任命幾個女山長。」
山長便是各書院的管理者,這個稱呼是昨日永昭帝定下的,畢竟各州郡的書院不可能再由永昭帝直接管理,需要設立一個管理者。
永昭帝頷首:「就按十郎說得辦,大康人才濟濟,博學多才的女郎多的是,只是去各郡縣擔任先生,難免要離開洛京,她們怕是捨不得家中親眷。」
雲煦澤道:「那便讓他們一家人都過去,所有被選中的女郎,其郎君的官職都調到她所在的州郡。」
「也只能這麼辦了。」
永昭帝好笑道:「郎君跟著娘子調動官職,這可是有史以來頭一遭,怕是引起朝野轟動了。」
雲煦澤很淡定:「今後這種事不會少,他們總要適應。」
很多人去外地當官時會把家眷留在家中,夫妻雙方長時間分離,男人可以有妾室陪伴,女人卻只能獨守空房,比起那些,這個方法已經是很好了。
永昭帝問道:「甘薯的種植可還順利?」
這還是永昭帝第一次關心甘薯的事。
雲煦澤道:「一切順利,等幾個月就能結果,到時候就可以按照如今的辦法大量種植甘薯。」
永昭帝道:「那就和木棉一樣,選一縣試種。」
雲煦澤理解永昭帝的謹慎,但他深知甘薯的重要性,等他回到封地便讓南夷島百姓種植甘薯,正好南夷島還有不少荒地。
那些還留在深山中的陵越人也該出來了,他不知道還能在封地待多久,總不能任由他們繼續藏下去,在他離開封地前,這個隱患必須解決。
永昭帝又道:「這次建立書院,為了儘快把書院建好,還需要用到水泥,你回封地後讓工坊全力給朝廷供給水泥。」
水泥不僅堅固,更重要的是水泥可以和紅磚搭配,紅磚可比青磚產量高,燒制速度還快,如此一來才能全面加快建房的速度。
永昭帝的預計是今年下半年就要招收第一批學生。
雲煦澤聽言,猶豫了下道:「兒決定把水泥配方公開。」
永昭帝挑眉:「嗯?」
雲煦澤解釋道:「高平地處偏僻,由高平向各州郡運送水泥,太麻煩了,還需要派兵保護,費時又費力。不如把水泥配方公開,由各州郡自行生產水泥,如此一來也能加快書院的建造。」
永昭帝調侃道:「這麼大的生意,十郎捨得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