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煦澤看他:「朱都尉想說什麼?」
朱隆道:「王爺,南夷島坐落在海上,僅有郡兵掣肘太多,是不是應該組建水軍?」
大康有水軍,只是並不在陵州,陵州沒有水軍編制,畢竟大康之前沒想過開發海外小島。
朱隆繼續道:「如今只有大康船隊出海,但將來未必沒有海外國家來到南夷島,我們沒有水軍,很難威懾他們。他們若是在南夷島生事,我們難道要束手無策?」
雲煦澤有些頭疼地揉揉額頭:「朱都尉言之有理,只是現在有個問題,若設立水軍,該由誰組建?朱都尉懂水軍嗎?」
水軍可不是有船就行,最起碼要熟悉水文,要懂得風向變換對船隊的影響,也要懂得在水上作戰需要注意什麼,這些東西都不是只有勇武就夠的。
南夷島組建水軍唯一的優勢便是這裡臨海,熟悉水性的百姓有很多,而且也有地方訓練水軍。
但雲煦澤缺一個水軍將領。
最重要的是以他的身份,他名下的親兵名額已經滿了,南夷島三郡的郡兵名額也滿了。
若是組建水軍,該劃分給誰管轄?
雲煦澤為什麼頭疼。
就是因為這裡面很多事會很麻煩。
朱隆坦然道:「下官不通水性。」
水軍將領肯定不會讓一個不通水性的人來組建。
但朱隆說得沒錯,南夷島需要有一支水軍來威懾海外國家,最起碼在他們生事逃跑的時候,能派出水軍追擊。
雲煦澤嘆氣:「本王會上書朝廷,請父皇在南夷島建一支水軍,不過這支水軍大概率不會由本王管轄。」
這是規矩,藩王手中不能有太大權利。
雲煦澤能掌管南夷島,已經是看在他立下大功才有的例外,算上郡兵,他手下有九千士兵,遠超其他藩王。
若是再把水軍交給他,那他手下的兵力就太多了,別說洛京的世家們不會答應,便是永昭帝也得考慮這樣合不合適。
雲煦澤也不是想要這支水軍的兵權,只是一旦組建水軍,就代表南夷島上會多出來一個聲音。
自己的地盤上多出來一個聲音,是很隔應的事。
朱隆道:「王爺,在南夷島西南方向有個小島,大小只有高平的一半,上面沒有土著,離南夷島並不遠,坐船隻需要一炷香,若是急行軍,一刻鐘便能到。」
雲煦澤的眼睛越來越亮,那地方就是為水寨而生的,把水寨建在那裡,不影響水軍組建,訓練也方便,離南夷島近,說明方便補給,南夷島發生了何事,更能及時趕到救援。
簡直完美!
「看來朱都尉已經把水軍營寨選好了,本王這就給父皇上書,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把水軍組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