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煦澤面色緩和,道:「將此事提前告訴工人,今後僱傭工人時也要說明此事。」
採礦工錢高,但這都是拿命掙的。
「諾。」
這是雲煦澤來此的主要目的,為了讓礦場監明白他對此事的重視,甚至親自來了一次礦場。
說完此事,雲煦澤便離開了礦場。
礦場監送走雲煦澤,想到方才雲煦澤的吩咐,感嘆道:「怪不得都說王爺愛民如子,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千金之軀為了幾百鐵礦工人,特意來一次礦場,能做到這一步的人寥寥無幾。
......
從礦場離開,雲煦澤沒有回承陽郡郡衙,眼看著時間還早,便在承陽郡逛了會兒。
路過田地時,發現已經有百姓在種莊稼,南夷島已經收穫了兩年,這些百姓從對種地一無所知,到現在了解天時,懂得何時播種何時收成,可謂是進步不小。
高平如今已經不從別處購買糧食,整個高平一郡之地的糧食都靠南夷島。
南夷島免稅三年,他們會把大部分糧食賣掉換取銀錢,其中大多數糧食是被官府收購。一部分運往高平,剩餘的糧食收入糧倉。
糧倉儲存糧食的規矩是五成新糧,三成一年陳糧和兩成兩年陳糧,所以從第三年開始,每年糧倉的糧食都會進行更換,這也是為了避免浪費。
南夷島糧倉是為陵州及其周邊郡縣準備,但糧食來源主要是南夷島,因為只有三郡糧食,無法和大康四大糧倉相比。
若是陵州真發生災荒,南夷島糧倉只能支撐幾個月,給朝廷反應和調撥糧食的時間,最終想要解決災荒,還是得靠朝廷。
雲煦澤這一路走來,發現很多田地里都種上了莊稼,看來承陽郡的百姓還是更願意種糧食。
之前他還擔心百姓看到木棉賺錢,便會想改種木棉呢,現在看來,百姓還是更在意糧食。
朝廷那邊已經決定試種木棉,只要成功,明年便會大規模種植,今年或許是木棉最值錢的一年。
等明年朝廷大規模種植,木棉就會變得普遍,價格也會逐漸穩定下來。
雲煦澤雖然推測出木棉的價格會漲,但今年的木棉大戶依舊是王府,只要他不漲價,那些想要投機倒耙的人就沒有機會。
南夷島的木棉會直接運往中原各郡售出,不會在南夷島售賣,這就絕了那些想要炒高木棉價格之人的念想。
想到這一點,雲煦澤感嘆:「沒想到我也有掌控市場的一天。」
這便是壟斷的力量,整個大康的木棉價格都由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