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永昭帝看了眼眾人:「木棉的事,朕不會阻攔你們,但十郎的做法你們都看到了,照辦便是。」
木棉同樣關係到民生,永昭帝如此敲打他們,也是防止他們抬高價格,破壞雲煦澤定下的價格。
眾人皆正色道:「臣等明白。」
他們倒是想抬高價格,可明年中原各郡大面積種植木棉,任何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他們抬價也抬不了多少。
如此一來,還不如按照雲煦澤的價格來,還能得個好名聲。
......
洛京在收成甘薯,南夷島同樣在收成。
洛京因為謹慎,只種了一縣之地的甘薯,但云煦澤可沒有那麼謹慎,他把那些甘薯都種完了,還包括後來重新買來的。
因此,南夷島的甘薯收成遠超過洛京。
甘薯主要種在兆陽郡,金旭堯得知甘薯的收成後,直接到了謹王府和雲煦澤匯報。
金旭堯臉上帶著遮掩不住的激動:「畝產七十八石左右,王爺,下官第一次見畝產這麼高的糧食,有甘薯在,哪裡還需要種糧食,百姓也不用擔心餓肚子。」
雲煦澤糾正道:「旭堯,甘薯和糧食還是不一樣,這東西雖然扛餓,但也不能只吃甘薯,五穀雜糧還是不可或缺的。」
「還是按照原來的規矩辦,百姓想種什麼都隨他們,不必強求。」
金旭堯聽言,興奮稍減,失望道:「下官還以為王爺會估計大面積種植甘薯呢。」
雲煦澤笑道:「百姓心裡有數,種什麼好處多,他們就會種什麼。而且他們有那麼多地,甘薯畝產又高,每年只種半畝地的甘薯,就夠他們吃了。」
這才是最合適的搭配,誰說甘薯和其他糧食只能種一樣。完全可以都種上。
一年收成兩次糧食,怎麼著也夠吃。
真正需要做出抉擇的是那些吃不飽飯的百姓,比如從前的高平郡。
若是沒有雲煦澤給百姓們找到蔗糖的銷路,他們或許會毫不猶豫地改種甘薯,但現在種甘蔗能賺不少銀子,他們就不一定捨得改種甘薯了。
金旭堯道:「王爺說的是。南夷島土地肥沃,百姓安居樂業,種什麼都可以,南夷島能有今日,皆有賴於王爺。」
雲煦澤擺手:「你們才是治理南夷島的大功臣。」
他一直當甩手掌柜,南夷島能經營成現在這個樣子,金旭堯等人功不可沒。
「對了。今年收成了那麼多甘薯,就不用再去海外小島買甘薯了,讓船隊不必再出海。」
官府自然也有自己的船隊,一般不會出海,只有官府有任務時,才會安排他們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