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煦澤笑道:「這一點三郎不用擔心,過段時間孤帶你去看個好東西,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
許峻齊相信雲煦澤,說出下一個問題:「官報想要刊登大康各郡的大事,就需要有情報來源,而掌握情報最多的有兩個地方,丞相府和尚書台。」
丞相府處理大大小小的公務,大康各郡的公文都會匯總在丞相府。
丞相府會把其中比較重要的公文整理出來,交給尚書台,然後尚書台上交給永昭帝。
所以才會說丞相府和尚書台情報最多,官報想要有權威性和時效性,就得從這兩個地方獲取情報。
雲煦澤挑眉:「真巧啊,這兩個地方的主官是對父子。」
這可不是什麼巧合,尚書台負責上呈和傳達公文,尚書令又是永昭帝的近臣,何維良這才為何瀚初謀了這個位置,本是讓他順利接任丞相。
誰知道竹籃打水一場空。
許峻齊聳聳肩,沒有說話。
雲煦澤道:「辦官報已經得了父皇允許,相信他們會配合。丞相府的公文情報最全面,而且丞相府認為重要的情報和我們想要在官報上刊登的內容,可能會不一樣,與其去尚書台,不如直接在丞相府獲取情報。」
「官報不需要機密的情報,只需要可以傳得人盡皆知的情報,此事並不犯忌諱。而且到時候朝廷有什麼事情想要宣布,也可以刊登在官報上,只要官報得到百姓認可,朝廷的政令就可以儘可能地傳達到百姓耳朵里。」
因此官報還有防止官員欺上瞞下的作用。
許峻齊道:「聽殿下所言,官報確實有諸多好處,只是想要順利辦官報,需要不少文采斐然的人。」
寫文章嘛,自然是文采越出眾越好。
雲煦澤含笑道:「此事需要三郎去辦,孤可不知道誰的文採好。官報初辦,官署暫且放在太子府內,好文采的人也不需要太多,暫且定五個人就好,第一版官報弄好後,孤得先讓父皇看看。」
許峻齊應聲:「諾。」
既然當了太子詹事,自然要用心做事。
.......
章華嶸父子是最後到的,並非他們交接的速度慢,只是太子府還有一千親兵的缺額,章華嶸父子為了湊齊這一千人才來得晚了。
章華嶸道:「殿下,這是下官在光祿寺掌管的一千人,他們都願為殿下效力,得光祿勛允許後,調來太子府。」
只要不傻,都知道在光祿寺和太子府之間怎麼選擇。
等雲煦澤登基,太子府的一應官員基本上都會水漲船高,今後這四千親兵不是進光祿寺就是進南軍,最重要的是官職都會升一升。
這就是潛邸功臣的待遇。
雲煦澤點頭:「率更令辛苦了。」
章華嶸笑道:「殿下過獎,這是下官的本分。」
雲煦澤道:「朱隆和關景彰各領了一千親兵,王府還有一千親兵,率更令可以將這兩千人打散重組,從今日起,孤就把太子府的安危交到你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