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賽道地形算是比較常規的,整條賽道的滑行距離很長,道具區有閃電桿、梯形箱子、半管等,還有一道漂亮的彩虹拱橋。
前面的三個道具,杞無憂分別做了不同腳位、不同方向的轉體180和360。
電子屏幕上實時同步著賽況,廣播裡傳來現場解說員的聲音:「這位運動員是首次參加國際賽事的中國滑手,Wuyo Qi,今年17歲。首先反腳出發,第一個閃電桿,轉體180上杆,360下,正腳落地,很穩。好的,下面來到第二個道具——他沒有選擇比較簡單的箱子,而是來到了半管……」
由於測試賽上沒有觀眾,滑手們也不會上難度,解說員完全是擺爛式解說,語氣全程沒什麼起伏。
順利越過前三個道具,來到跳台區。
杞無憂滑行速度極快,兩側帶風,迅速沖向第一個跳台。
騰空躍起的一剎那,身體便開始了繞著斜縱軸空翻疊加轉體,速度與力量都達到了極致。
360、720……旋轉三周半直至1260!
身體直來直去地繞橫軸或縱軸旋轉太過於刻板,觀賞性和難度都不夠強。比賽中選手們所做的一般都是由空翻與轉體同時疊加的動作組合,最為常見的動作就是偏軸轉體。
在完成偏軸轉體1260的瞬間,杞無憂猛地將雪板向上拉起,做了他目前最擅長的Method抓板。動作精準而流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哦天哪!」現場解說員的聲音終於有了感情,驚呼,「這是本場比賽中的第一個Method Grab!」
他對著看台區並不存在的觀眾激動道:「沒有人嘗試過的,是很帥、很有風格的抓板動作!滯空時間非常長,可以看得出1260還遠遠不是他的實力!」
「朋友們,我現在開始期待他明天的表現了!」他越說情緒越飽滿,「我相信這位來自中國、初次登上國際賽場的滑手會帶給我更多的驚喜!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
幾位已經滑完的外國滑手聽到廣播,配合地哇哇亂嚎。
隊友們也在聚精會神地盯著大屏幕:
「弟弟太棒啦──」
「杞無憂牛逼!!!」
徐槐和隊員們站在一起,看著屏幕中的少年穩穩落地,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
集訓隊的整體風格目前還是以穩妥為主,而徐槐則偏向於讓杞無憂嘗試一些有挑戰性的、很少有滑手做的抓板動作,有些動作的擰板與身體扭轉的幅度會很大,難度係數也相對更高。杞無憂自己也很樂意去鑽研技術。
徐槐問過杞無憂最喜歡哪個抓板動作,杞無憂沉思少時,給出的回答是:沒有特別喜歡的,都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