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下韓修這必殺一擊的,是之前敗給齊淵,失去了一條右臂的那名南梁武將。
韓修不知道此人姓甚名誰,只知這人忠勇,為了保住赤烈恆焉,不惜以身做盾,即使胸膛被刺穿了,死前仍是用僅剩的左手牢牢攥住韓修的槍桿,試圖拖延韓修。
這樣一條錚錚鐵骨的漢子,韓修本不願殺。
可是戰場之上無正義,無關品格與為人,只要陣營不同,見面就是死敵。
機不可失,韓修當即無視這錚錚鐵骨最後的倔強,準備無情拔槍,要再刺赤烈恆焉。
然而因這鐵骨爭取的喘息之機,赤烈恆焉的聲音已響了起來:「不打了!」
聽到這聲音,韓修心便一涼。
這裡畢竟是擂台不是真戰場,南梁又是來進貢的,比武過程中殺了對方那叫誤殺,但若是對方已經投降了還追上去殺,那就叫屠殺,此等殘暴不義之舉,勢必遭鄰邦詬病。
於是韓修凜然目光看向赤烈恆焉,出言激將他:「不想打就投降,從我胯下鑽過去,我就讓你活著滾回去。」
赤烈恆焉知道韓修是怕他不戰故意激他,卻一點也不惱,淡然指指地上:「放心吧,不是投降,只是我的槍被你打壞了,換把武器總可以吧?」
隨著赤烈恆焉所指的方向看去,那把帶著微弧的金色長槍竟真是壞了,似乎是槍桿受不住衝擊,四分五裂。
而在這時,南梁使團的幾名文官圍了上來,悲戚戚地朝韓修鞠躬行禮,然後扶住那至死還攥著韓修槍桿的武將屍體,想把那屍體帶回去。
死者為大,韓修也不願盛周對外流傳出褻瀆外邦使臣遺體的罵名,於是任那幾名文官扶屍,只是目光依然看向赤烈恆焉,想問他什麼時候可以再戰。
然而南梁使臣擋住了他的視線,他抬頭望去,一時竟未找到赤烈恆焉的蹤影。
一股不祥的預感忽然涌了出來,令韓修有些不安,但是考慮到擂台是完全開放的,就算他看不見,別人也能看得見,如有異變,現場其他人必然能看見,赤烈恆焉翻不出大浪。
可就在這時,大殿門口卻傳來一聲激烈高呼:「有刺客!!!」
聽了這聲高呼,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朝殿門口望去。
時機如此湊巧,韓修知道自己的不祥預感要成真,於是他根本沒有去看大殿門口,而是抽身急退,直接朝李恤的方向衝去。
這是他的預判——假如這是赤烈恆焉的陰謀,那麼目標絕對是李恤。
所以他第一反應是沖向李恤——只有離得足夠近,才能保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