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姑和祝大都有點高興。
不過上面沒有寫那位時小公子,想來……他還未入仕,什麼都不是,縱有處罰也不配上邸報。他爹的地位又過高,皇帝等閒也不在邸報上罵他爹。
念完了邸報,金大娘子就想去鄭侯府里托人給金良捎信,順便告狀,又怕祝纓出門。祝纓道:「大嫂,我今天不出去,就在家看書。」
張仙姑和祝大就看著女兒,金大娘子放心地走了。祝纓也沒說謊,拿起書來翻了翻,她這兒還有些鄭熹給的律書,翻了自己要用的幾條,裁了小紙條夾在裡面當書籤。然後就磨了墨開始寫字。
她的字極差,之前是沒錢買筆墨練,後來是完全沒功夫練,她至今仍寫不來蠅頭小楷,字的個頭還挺大,按個頭一個字能稱半兩。她埋頭寫了幾十頁,又到了午飯的時間,午飯有豬蹄,祝纓不客氣地又啃了仨。
下午接著寫。
金大娘子見她在「用功」,跟張仙姑坐在對面屋子裡,一邊嗑瓜子一邊說:「哎,真是個好孩子,我家阿彪要是能像三郎這樣省心就好啦。」
放在以前,張仙姑一準兒矜持得意地謙虛兩句,此時只說:「只要她平平安安的就好啦。」
兩個女人互說兒女經,說著說著,張仙姑就發愁了:沈家不是個人!怎麼能把婚事退了才好!等老三養好了身子,我就跟她講,花姐再好,也不能叫沈家這樣的人家坑害了咱們!
這兩個女人根本不知道祝纓在幹什麼。
祝纓埋頭寫了兩天,期間不停地翻書,第四天上,金大娘子接待了一個從鄭侯府里來的人,就喜盈盈地說:「他們快回來啦!!!離京也就百來里了!!!等七郎回來,咱們就什麼都不用擔心啦!你們可以放心回家了!」
張仙姑和祝大也都雀躍!
只有祝纓說:「那我去辦點事兒。」
三人都攔著她:「你又要做什麼?」、「什麼事兒不能等他們回來?」
祝纓道:「等鄭大人回來我就得給他辦事啦,怎麼還能有功夫干自己的事兒呢?我得趁這幾天把私事兒辦了,不能耽誤了他的正事兒。」
張仙姑道:「你什麼事兒?」
祝纓道:「客棧掌棧的得謝吧?中人那兒也沒再聊過,他給打了折扣的。我還得再買點兒東西——咱們的錢還有嗎?」她數了幾件小事兒,最後說,「我自己也還得向王京兆道個謝,見不見得著另說,磕個頭也是應該的。」
金大娘子道:「那叫來福跟著你。就怕京兆衙門不好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