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用洗。你去睡吧,她們回來了我開門。」祝大說。
祝纓剛躺下,沒睡多會兒,張仙姑她們也回來了,她們今天也沒有心情玩得太晚。回來敲門也沒人開,祝纓只得又爬起來開門,人進了家門,祝大才慢一拍起來,睡眼惺忪地:「回來啦?」
張仙姑罵道:「你還想我回不來呀?」
祝纓看她們三個人,一個沒少,說:「別說這個話,今天晚上又有人丟了。」
張仙姑吃了一驚:「誰家的?咱們認識的麼?」
祝纓道:「楊六姑父買的兒子。」
張仙姑顧不上生氣,說:「哎喲,這可怎麼是好?能找回來嗎?」她說這話的時候也是覺得希望不大。
祝纓道:「難啊。睡吧,明天再看燈,小心些。」
「誰拐我老太婆啊?」
「不拐,還有干別的呢。綁票不行麼?」祝纓說,「總之小心些。熱水在灶上了。」
張仙姑連新宅子的事兒都不跟祝纓說了,一家人各自睡覺去了。
…………
第二天,祝纓往大理寺去,此時不用楊六郎來說,已有幾個消息靈通的人知道了羅元家的事兒。
祝纓一到,左司直就拉她說話:「你來的路上看到了麼?」
「你說羅家的懸賞麼?」羅家連夜貼出了懸賞,孩子隨身帶的金飾統統不要,酬謝好心人。另外,把孩子送回來的,給兩百貫,提供有效線索的,一條給十貫,帶路找到孩子的,給一百貫。
「是啊。」
「昨晚就知道了。」
「你也找不著人嗎?」左司直大吃一驚,「那這孩子難找回來了。」
祝纓道:「我又不是專職找孩子的!我是辦案子的。」
左司直道:「不錯,這事兒少沾為妙。錢給的不少,要是人販子呢,可能就還回來了。要是別的……」
祝纓道:「噤聲!」
這也是她所擔心的。她這個孩子沒了,也就幾種可能:一、人販子;二、羅元的侄子們甚至楊六都有點嫌疑;三、綁架勒索的;四、羅元的仇人;五、孩子的親生父母。前四種她是很樂意幫忙找人的,最後一種她不幫忙跑路就不錯了。窮人的父母也是父母,也不是都會把孩子當物件賣錢、換好處的。
如果是人販子反而好辦了,孩子多半還活著。如果是綁票,為求錢財,高額的懸賞能夠讓他們滿足,也不會輕易對孩子動手。針對這兩樣,那份懸賞其實還算有用。
羅元的侄子們,因為這個孩子的到來失去了繼承羅元家業的機會,如果一時動了邪念把孩子謀害了是有極大的利益的。羅元的仇人如果趁機讓羅元難過,也不是不可能。
兩人與楊六郎交往比較深,多說了幾句,其他人議論的話題多半集中在那小孩子小小年紀就被羅元收養,命不可謂不好,不幸又遇到了人販子,運氣不可謂不差。以及高額的賞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