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差不多了,祝纓就向他們請教一點方言。她先拿了一本韻律的書,讓他們以方言誦讀,她就在旁邊標記一下變音的規律,以備以後自學。然後又問他們一些日常的用語,習慣用詞等等,這些都是先硬記下來。
日後兩相印證,再往街頭巷尾聽人攀談、與人說話,應該很快就能與人溝通了。
祝纓跟他們又學了幾日目的地的方言俚語,半熟不熟的時候,州城到了。
…………
這裡果如商人所言,尚算繁華。
祝纓也要在這裡先拜見刺史,然後再去府城,最後到她最終的目的地——縣城。
兩支商隊的商人向祝纓辭行。兩人對這一路還算滿意,除了前半程耽誤了一些時間,後半程走得可謂順暢,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祝纓的名聲在外,又或者是因為她走的官道,別說什麼剪徑的,連個順手牽羊的蟊賊都沒遇上過。
祝纓道:「平安到了就好。早知道路上會耽擱我就不接這茬兒,也誤了你們的時辰了。」
兩人都是走南闖北的機靈人,一齊說:「大人體恤小人。跟隨大人一路暢通無阻,已是省了許多時辰啦。」
兩人又各託了一盤子禮物過來:「些許薄禮,不成敬意。」
這個時候本來應該一個管家或者帳房之類的人出來接話圓場,或代主人婉拒、或代主人接受。可祁泰早沒影兒了,還是小吳機靈,看了一眼祝纓,說:「二位這是什麼意思?」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不不不,請不要誤會。」「是我們的心意。」「我們常年走這販賣南貨往京城的路,以後還要常來的。」
祝纓雖然是過來做縣令的,與這刺史治所還差著很遠,不過既然相處愉快,就不妨留一點引子。萬一下次有事相求,也更方便求見。
祝纓道:「買賣還沒做,就先出血?萬一採買的錢不夠怎麼辦?你們留下吧。下次再過來的時候還能想著我,就過來看看我。或許到時候我還有事相托呢。」
兩人面面相覷。
祝纓道:「拿回去。」
兩人又對望一眼,送出去的禮物也不肯收回,放下盤子就跑。祝纓使了一個眼色,侯五嘴不好身手倒還不錯,一閃身將二人攔下了。祝纓道:「我說話算數的。要反悔,也只能我反悔。拿著,回去吧。」
兩人見狀才抱著盤子回去。
祝纓道:「小吳,給大姐說,送給刺史大人的禮物再加厚兩成。」
小吳一道煙跑到後面,花姐又忙著再添禮物,因送的不是錢,一百貫再加二十貫,是物,東西就得有個講究,什麼成對的,什麼有吉祥意思的,什麼有來歷的。她跟張仙姑兩個人開箱開籠,又忙了半日才將禮物辦齊。
祝纓重新檢查了禮物,寫了一張禮單,拿著自己的帖子親自去拜見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