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慢慢給老兩口譯著方言,心中也漸有了想法:他並不是個冷酷的人,對那可憐人也多有回護。那賣珠人家的事,是我失了計較,不好代她攬事。
她的心裡一陣的難過。仍然硬撐著,不肯就走了。
花姐在一邊看了一陣,也從土場挪了出來尋老兩口。
只有祝纓還在土場裡,依次與這村裡的人家交談。斷一些雞毛蒜皮的案子,分家都算大案,其他多的是你家的雞吃了我家的菜之類。
貴人眼裡,這連件「事」都算不上,聽著都算解悶的「閒談」。但是於普通百姓,這就是天大的事情。種了一春天的菜本來能換一小罐鹽的,現在被雞糟蹋了,全家吃淡,能行?
祝纓在大理寺斷案,重傷起步,兇惡的如謀逆、滅門都斷過。現在卻全是些村裡的事兒,件件聽起來都不霸氣!村裡的人呢,也講謀逆當故事,卻很關心雞鴨怎麼賠償。
她很快摸著門,先讓村中長者說意見,依據大家的反應,知道這村的習慣,再比照律法按自己的心意來斷。
比如分家,誰來分也不可能完全平均,哪怕一貫錢,一家半貫,哥哥都能說自己的兒子是長孫,長孫猶子,得多分。弟弟則要講,哥哥仗著年長,在他還不懂事的時候已多侵占了不少財產。
祝纓分的時候,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就不照著「平分」來。她提供了幾個方案供兄弟倆選擇,如果多給哥哥一點,但是要講明哥哥是多分了的,理由是他是長子,為原本的家出力更多,這一點由村中長者共同作證,所以多給一點。如果弟弟要贍養老母,則由弟弟多拿一分。並且言明,如果弟弟多拿了財產又不贍養母親,她就要照國法來辦這個逆子了。
完全地心服口服,那是不可能的!真要都講道理兄友弟恭互相推讓,那就吵不起來了。對於許多人,沒占到便宜就算吃虧了,這種人永遠不可能讓他滿足。又有一些人,受了許多的委屈,也不能硬叫他完全地放下。
普通鄉民家,字都不識幾個,也就不用提還有什麼家產記帳了。頂多是在縣衙里的一個簿子,記著這一戶一共有多少田。至於家裡有幾條被子這樣的事誰也說不清,但他們爭的就是這幾條被子。
面上看得過去,也就差不多了,並不是為了說服這兄弟倆,而是要讓別人看到她在管事兒。且管得也還算公平。
其餘事件也多如此類。
縣丞、主簿到刺史府領訓,往來花了十來天,他們回縣衙的這一天,正是祝纓結束了一輪巡視,回來換第二班下鄉的日子。
縣丞和主簿便得到了一個噩耗:新來的縣令,他就是個王八蛋!不用粘毛就是個猴兒!滿身都是心眼子!他會說咱們方言!他聽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