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縣丞心跳得飛快,臉也紅了、汗也出來了,忙說:「是是。」場面話也不能擠出一句來。半晌,想起來一句早想好的詞兒:「必盡心竭力、不負所托。」
祝纓給福祿縣留下的,可是一個福祿縣歷上最豐富的家底。不但是庫藏充盈,還有幾乎要翻倍的糧食產量、完好的水利、比較便利的交通、比較老實的鄉紳,以及比較信任官府的百姓。連「獠人」都是史上最友好的。
此時之福祿縣雖然仍是「煙瘴之地」,百姓已是非常滿意了。
莫縣丞也是非常的滿意。此時關縣令自己不緊張了,旁觀者倒有閒心來提醒莫縣丞:「別急著拿大印,聽大人調度。」
莫縣丞依舊請祝纓住在縣衙里,祝纓也不推辭,親自走到人群前排的趙灃夫婦面前,對趙灃道:「大郎如今很好。」又當眾將趙蘇所託之手札捎回之事告知眾人,普通百姓不太懂這個,只知道「趙家那個,混的,還惦記著鄉親,把學到的東西要傳回來」,也稱讚趙蘇幾句「以前看著古怪不愛搭理人,心地倒好」。縣學諸人又是另一番心情了,博士很想現在就拿到手,只是不敢現在就催促。
祝纓又對趙娘子道:「小妹的敕封下來啦,我要親自去寨子裡告訴她這個消息。咱們一同回去吧,也好同大哥講一講,好叫他放心。」
趙娘子吸吸鼻子,握著祝纓的手說:「阿弟!阿弟!」
祝纓又向圍觀之人宣布了這件事:「從此之後,隔壁就是阿蘇縣了。先前在縣城裡讀書的蘇鳴鸞,就是老洞主的女兒,如今是朝廷敕封的阿蘇縣令,正六品!」
聽到的人都驚呆了!交頭接耳一陣兒之後,想一想,都說:「女的?」「女的當家?要瘋啊?」「這不亂了套了麼?」「那也……行吧。」「反正是山上人的事兒。」「她當不當得好家,與咱也沒關係。」「這兩年不都是她在管事兒麼?」
議論一回,倒也無人罵街罵祝纓。
祝纓笑著對他們揮一揮手,道:「大家各自忙去吧!日子該過還得過呀!我不過是去南府。別哭哭啼啼的啦。」那邊張仙姑、祝大、花姐,乃至侯五等人都被人圍著說捨不得。他們各有熟人,女人們已經抹起了眼淚。祝大還硬挺著不哭。
祝纓率先進了縣衙里,將趙娘子夫婦也請了過來,家人也陸續跟著進去了。張仙姑等人到後衙收拾,祝纓還在前衙說事。
趙娘子高興極了,她嫁到山下三十多年,當時是沒想過會有這樣的結果的。
她拉著祝纓的手說:「當年,咱們幾乎也要接受羈縻了。哪知道那一把火啊!咱們有今天,也是看人吶!真不知道當年是為什麼!為什麼啊?!」
聽得人心下惻然。祝纓知道原因卻不能說:為了功勞。如果是大破獠人,斬首若干級,擄幾千上萬戶的山民下山來,可比她這樣沒什麼響動弄個羈縻威風得多,功勞也大得多。
祝纓道:「阿姐也收拾收拾,咱們上山。」
趙娘子道:「那遲兩天再動身吧!我派人送信,叫小妹好好準備準備!得大大的慶祝一下!大哥升天之後,阿渾鬧的那個事……」
祝纓道:「好。有個信兒,小妹也不至於等得太心急。」
「咱們都是信得過阿弟的!」趙娘子說得斬釘截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