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才知道說的是「價格」,她是縣城的商人,因為常在外面行走,府城竹器的價格也能估出一二來:「小件兒的價差不多,大件兒的收得少了,工貴得再加點兒。這是拿了尺寸趕工制出來的,不比隨手買的小件成品。這一件,少說得有五百文了。」
花姐道:「就先照這個價來。等會兒咱們去拿錢給店家。」
顧同他舅道:「大娘,您看這事兒辦的。」
顧同忙給他舅打圓場:「老師一向是這樣的,從來不貪這些小便宜的,舅,你心思別放在這上頭。我要的東西呢?」
顧同他舅道:「那個不得現安?等這些搬完了,府里內眷方便了,才好叫工人進來。」
花姐問道:「是什麼?」
顧同笑笑:「好東西!大娘,項三娘,你們先叫丁貴他們帶幾個白直把家具搬到屋裡,我去帶人過來!」
他拖著舅舅一路跑了出去,路上又小聲抱怨幾句:「舅,事兒辦岔了不是?」
「兔崽子,長本事了?說你舅。你阿翁還在會館住著,咱們去他面前理論理論。」
「不敢不敢。舅,親舅,我要的東西呢?快些裝好了,我給你陪罪。」
他舅白他一眼:「喏!就在前面了。」
兩人到了鋪子裡,喚掌柜帶著夥計拖著兩車東西往後衙去,後衙小黃看了一眼,道:「這是要幹什麼?」
顧同笑道:「我看老師京城的宅邸里有樣好東西,想在這兒也裝上,你瞧!」
小黃幾個人湊上來瞧:「鞦韆架我認得,這麼老粗的毛竹弄這麼多是要幹什麼使的?」
「梅花樁!」
祝纓白天在前衙里翻閱卷宗、研究輿圖、方志等等,晚上回到後衙吃飯時,後衙已煥然一新。
後衙兩進,第一進有一道門與前衙連通,平常不開。前廳是日常見客之所,祝纓在這兒設一內書房,顧同把梅花樁給立到了這個院子裡,順手設了箭靶之類。祁家父女、顧同、小吳住在這一進東路的屋子裡。西路是項安、項樂以及幾間客房。
二進是祝家人住的地方。
這裡比縣衙更寬敞,幾乎與京城的宅子一般舒適了。正房五間進深三架,極寬敞,雖只有一層,房間卻很多。正中客廳、東間住人,西間是書房、起居之處,青竹家具做工用料都紮實,上面掛著青色的紗幔。張仙姑老兩口、花姐住西路,小江住東路。再往兩邊擴展,就是男僕房、馬廄、廚房、柴房等處。張仙姑把錘子、石頭放自己院子裡,給兩人安排在廂房住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