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們交易,祝纓就與郎錕鋙討論「貨棧」的建設方案。此事祝纓十分重視,親自定了藍圖以及核驗的標準。長寬面積、布局、牆的高度厚度等等,所用之材料她都給定死了,又留了一些工匠,郎錕鋙只要照著要求建就行。
祝纓道:「下月我來,每驗核一樣、咱們結算一樣。」
她信譽極佳,郎錕鋙道:「好!」
商定完成,祝纓回到南府時從皇曆上看已是冬天了。南府的冬天不太冷,宿麥也種了大半了,田裡熱火朝天的,看得人心裡一陣的舒服。商人們入了南府地界就陸續有人離隊了,祝纓也不禁止他們。
商人入山的貿易祝纓是不抽稅的,只有進了南府之後再過關卡又或者有交易再按照朝廷的規定抽取一定的商稅。她自己也買賣了一些貨物,這些都通過項樂等人進行,從面上看,她沒有插手任何的貿易。
隊伍越來越小,祝纓讓項樂先押貨進城,再批了一張條子給梅校尉的親衛:「將這個拿給校尉。」這是一張「工費」的支取清單,梅校尉可以憑這一張單子到小吳那裡兌錢糧。自己府里的差役們則是回到府內清算。
她先不進城,到城外公廨田又看了一圈,甘蔗和麥子也都種下了。
她這才往城裡走,到府門前時,身邊就只剩府衙自己的人了。因已有商人進城,府衙也知道她回來了,門上守衛的衙役們都努力將胸脯挺起。祝纓在府衙前下了馬,照例,她回來先看看府里的事務。
章炯等人也迎了過來,見面便互道辛苦。章炯道:「大人,換季了,還是在多在府里休養得好。」
祝纓看了他一眼,點點頭:「好。」
幾人進了籤押房,章炯還是如上次一般將一些事務匯報一下,祝纓也還如上次一般安撫眾人。王司功等人也識趣,都說:「大人一路辛苦,大事若干皆已報上,些許細務案卷在些。」便告辭了。
唯章炯留了一留,道:「大人看看邸報。」
祝纓在山裡,交通不是很方便,一部分公文與邸報沒能及時送到她的手上。翻開一看,這上面的消息還挺多的,她留了牛金等幾人在府里,一切公文、邸報由他們整理收好,都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
她連翻了數份,第一份沒有問題,第二份寫的是——巫京兆休致。接著往下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新的京兆尹上任,那現在京兆府就是裴清一個少尹在頂著了?再翻,沒看到裴清調任的消息,看來真是暫管了。
臨近年末,部分官員的考核已經開始了。京官的調動里,她也看到了一些比較熟悉的名字。地方官員里,也有一個熟人——陳萌。
陳萌在北方做官,離京城也近,祝纓做縣令的當年他做的知府,今年終於做了刺史,不再是魯刺史的下屬,而是調到一個離老家稍近的州做刺史。祝纓算了一下他的年齡,又算了一下陳巒的年紀,估計是朝廷的優待,讓他能「就近」照顧父親。
本州刺史府里又有部分官員也稍稍動了一動,當年魯刺史手上的人又走了幾個,再調了幾個。皇城裡任職的幾個頭子也調動了,段琳調到太僕,冼敬被調任太常,戶部終於有了尚書——原大理寺卿竇朋升了,現在是竇尚書了。他升得竟比段琳還要快一些,祝纓懷疑鄭熹背後打了段琳的黑拳。
這一連番的動作,難怪章炯說要勸她最近要多在府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