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微笑,想著項漁等人初次見雪時的樣子,轉過頭來對茶鋪掌柜道:「回去吧,甭送了。」
掌柜還是等她一行人轉過街角又等了一會兒才回到茶棚里,低下頭來晃著、拍著,又拂去肩上的點點細雪,關嚴窗戶、放下門帘。將油燈點上,收拾晚飯。
祝纓一行人則回了祝宅,今晚想去劉松年家蹭個飯。她帶上了祝煉、趙振等人,一同去瞻仰一下天下文宗的風采。所謂天下文宗,又不愁吃穿,下雪了,景兒好,必然有個不錯的排場。蹭他的,准沒錯!
到了劉松年府上,這裡不如鄭府熱鬧但也不差。來京的刺史里頗有幾個文士,不免有人慕名往劉松年這裡來。哪知劉松年派了一個小童站在門口,說:「今天不見客。」客人們紛紛遺憾地搖頭離開。劉松年有幾分名士脾氣,等,是根本等不到他開門的。明天一天,他拉開門上朝去了,還要嫌你凍死在他門口晦氣。
有回頭的客人看到祝纓一行人,雖然不認識她也講她當做同道中人,好心提醒:「今天先生不見客。」
趙振等人都看向祝纓,祝纓也不驚訝,向這人道了謝,仍然堅持趕到門上看那個只說一句話的小童說出了那句「今天不見客」。惋惜地對眾人道:「那咱們就回家吃飯去,弄一鍋熱乎乎的湯。」
撥轉馬頭,在街口撞到岳桓落衙回來。這人還在國子監,皇帝倒不擔心他會把國子監變成他自己的了。
人們紛紛與他打個招呼,這些人他也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祝纓也對他一抱拳,岳桓認出她來了,驚訝道:「怎麼回頭了?」
「先生不見客。」祝纓仿著小童的語氣說,下巴微微一抬。
岳桓笑道:「這個我知道的,你跟我來。」
他請祝纓到他的家裡坐坐,沒別的,前天祝纓也派人給他送了禮了。每年冬天,各地往京中送糧的時候,也多少會在京中活動,給皇帝進貢、給各官員送禮,各人依其情況各有側重。宮裡、吏部等處是重中之重,國子監就不大顯眼。相較之下,祝纓送的比別人送的要更好些。
兩人接觸也多,有來有往。
祝纓於是帶著人進了岳府,岳桓道:「大郎呢?出來見客!」
他的兒子正往外跑來見他,聞言快上幾步,一看祝纓也認識,忙上來長揖。祝纓還了半禮,就聽岳桓說:「你陪三郎說話。三郎,我換身衣服,咱們就去叔父家。」
「您請便。」
岳桓很快出來,祝纓這裡與岳大郎才聊到他今年出仕,還是個新丁,將將做個從七品。岳桓一來,岳大郎就住了口。岳桓說一句:「久等了。」就帶祝纓去劉松年府上。
兩府是鄰居,他們不從大門出門,從這邊的牆上側門一開,就是一個小巷子。沿巷子略往前行幾步,就是劉松年家的側門。岳桓這邊的小麼兒一敲門,那邊問一聲:「誰?」
「我。」岳桓說。
對面就把門打開,岳桓道:「上稟叔父,我帶客人來了。」
門開了一條縫兒,裡面的人認得岳桓,問道:「不知是哪位客人?」
「告訴叔父,鳳凰來了。」岳桓笑著說還回頭看了祝纓一眼。裡面那人順著看了一眼,說:「哎呦,還真是!稍等,小人這就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