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示意丁貴上前遞帖子,魯家門房看了帖子跑出來迎接:「原來是祝大人,祝大人請進,小人這就進去稟報。」
祝纓道:「不會打擾魯公待客嗎?」
門房道:「大人哪裡話?年前年後,不都是這樣熱鬧的麼?」扯了個同伴,讓同伴進去稟報。
祝纓就先在門房站一站。
魯刺史這個別院有些年頭了,看著不像是新置,祝纓打量著院子裡的花說:「從沒見過這麼粗壯的花枝,種好些年了吧?」
門房笑道:「是,打太公時起這花就種在這兒了,還是當年太公手植的呢。一晃五十年都過去了。」
祝纓道:「我看你還沒有三十歲,哪裡知道的五十年前的事?」
門房道:「是小人的祖父說的。」
祝纓以前只知道魯刺史父祖三代都是不低的官職,今天才知道他家的發跡要遠早於父祖。僕人吹噓主人,都有點與有榮焉,門房年輕,更是活潑一點:「自前朝起……」
往前兩千年找到個黃帝的後裔當祖宗是不可信的,但是魯刺史家做官的可靠歷史卻可以上溯五代,一直追到前朝。改朝換代之後魯家也沒什麼影響,接著做官,到魯刺史這一代乾脆混到了身著紫衣。
裡面出來一個管事,門房馬上住了口。這個管事祝纓認識,她往刺史府送禮的時候得跟這人打交道來的。
管事一見祝纓就行禮問安,祝纓也客氣地說:「原來是故人,你也還硬朗。」
管事躬身陪著她走,笑道:「大人聽說是您來了,特意吩咐請您到小花廳里先用茶,他這就來。」
「來的是什麼客呀?」
「是大人的一個熟人的兒子。」
「哦。」
兩人慢慢地走著,祝纓也不驚訝魯刺史別院這麼大了。到了小花廳,魯家僕人奉了茶點上來,管事親自端了給她擺上,又垂手站在一邊。祝纓又問一下魯刺史的身體是否健康之類,說的全是無關痛癢的話題。
管事漸漸放鬆下來,將魯刺史兒孫的情況略說了一點。這些訊息也不必保密,他說得也沒什麼負擔。魯刺史的兒子們已經有三個出仕了,孫子還在國子監里讀書。今天沒見到他們,是因為兒子們不在京城任職,而孫子正陪著魯刺史見客。
正說著,孫子就來了,孫子的祖父與客人也一路說著話過來了。
祝纓聽到魯刺史的聲音就站了起來。
魯刺史並不開心,祝纓來拜會他,他的心情尚算可以,甚至對祝纓的評價又更高了一點。讓他不高興的是這個客人,門上報說又來客了的時候,這個客人就多嘴說要見一見。
魯刺史只好將人帶了過來。
祝纓先給魯刺史見禮,魯刺史還禮,然後讓孫子來拜見祝纓,最後才介紹一下:「這是唐王府的文學。戴瀛。這位就是梧州的祝刺史了。」
皇帝現在只剩七個兒子了,唐王排趙王后面,戴瀛這人看著三十上下,一股文氣。
戴瀛先對祝纓長揖:「拜見刺史。」
祝纓忙還禮,又目視魯刺史,魯刺史道:「我與他父親是舊識,他聽說了你,就必說要來見一見。」
祝纓笑道:「一個鼻子兩隻眼睛的,也不是什麼好景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