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刺史府,因張仙姑不在,項老娘只能先由胡大姐陪同。兄妹倆則先去籤押房,路上又見裡面的人進進出出,見了面都與他們兄妹打招呼,項樂笑問:「忙什麼呢?」
「去召幾位縣令過來,將春耕了,大人有事吩咐。二郎還不知道吧?咱們章別駕高升了,又有個新的別駕要來。」
項樂忙說:「才知道,新別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
「那就不知道了,反正有大人在,誰來都不怕的。」
兄妹倆進了籤押房,項樂也如項安一般謝過祝纓為項家解決了一件大事。祝纓道:「虛的先不說了,趁著方便,就給你們辦了。現在一事要問你們——願不願意離開梧州?」
項樂道:「我們願為大人驅策!無論到哪裡,這心是不會變的。」
祝纓指了指項安,說:「她的事兒,不太好安排。令堂也來了?是不是也是為了她?」
項安忙說:「我也與哥哥一樣。家裡……」
兄妹倆對望一眼,項樂道:「大人,三娘還小,不急著成親。」
祝纓道:「我知道了。令堂那裡我會去說的。你們兩個將手上的事情攏一攏,慢慢移出來。家裡的事也交出去,咱們就快進京了。」
兩人精神都是一振:「是!」他們不向祝纓多問,但都猜祝纓要高升了。
祝纓繼續安排他們:「讓大郎也回來吧,你們家裡也不能沒人照看。」
「是。」
祝纓看項家兄妹的樣子,家裡沒少打架,項樂能說出那樣的話,就是打出一個結果來了。只要兄妹倆打定了主意,她必然是支持這二人的。
她馬上就給兄妹倆另派了件任務:去別業里檢查一下別業工坊,同時將一些物資帶到山上。
先是,她讓項安會同趙振等人盤了梧州作坊,又將別業的一些年輕人帶到山下學藝,就是為了在別業也建相應的工坊。之前以為自己會在章別駕之前調任,現在章別駕先走,新別駕不知是什麼樣的人,許多事情就要提前完成。
這其中就包括了項家的戶籍。
兄妹倆沒問緣由,領了命就開始準備。
至於項老娘,祝纓在後衙的書房裡見了她。項老娘的擔心祝纓太明白了,甚至她的說辭都與張仙姑極為相似。
祝纓拿捏著分寸,說:「二郎與三娘都是好孩子,既忠且孝,你們家的人我是很放心的。」
項老娘道:「大人瞧得起他們,是他們的福氣。」
祝纓不等她再說項安的事情,又說:「在我這裡的人,我都會安排的。」
祝纓沒有繼續再說下去的意思,項老娘定下神來,將以往種種都回憶了一遍,勉強不再說項安了。念叨著回了福祿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