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熹拿起信封,邊拆邊問:「這是什麼?魯王可不比龔劼好應付。龔劼,你辦他就是了。魯王,仔細出力不討好。輕了,陛下罵,太狠,仕林又要指指點點。」
祝纓道:「城東那家貨棧,我存了點兒東西。」
魯王府里的錢物一邊查抄、一邊登記、一邊往外摟,這一份是給鄭熹的,她給存到了一家貨棧里。鄭熹派人拿著票據到貨棧里提就行了。
鄭熹將票據同信封疊在一起輕輕地扔到桌上,道:「又來弄這個了!第一是要辦好案子,別隨便分心。」
「其實是有事相求。」
「哦?什麼事?什麼事也不用弄這個。」鄭熹笑著說。
祝纓道:「大理寺這些年可夠疲沓的,做事鬆懈不說,人都還沒湊齊。我現在能定的,六品往下。可它還缺個少卿,這個……」
鄭熹會意,輕聲說:「我看你且不要急,來一個想大展雄才的,你手裡又有那樣一個大案子,就還要分神對付他了!哪裡求另一個裴清呢?空著吧。」
「只要您有意,您提的人,我絕不反對。您要是真不想安排呢,我只好去請示政事堂了。少卿的位子,您也說了,現在有大案要辦,不能久懸吧?再說遠一點兒,趙邸、東宮兩番舊人,陛下、太子,三門外戚,多少人?都等著呢!我可不想再來個小祖宗。太蠢的帶不動。」
鄭熹道:「你自己就沒有人?」
「我算什麼呀?」她現在安排些六品的官員不在話下,五品往上,就得跟人協商了。底子簿,沒辦法。她現養的人都還在熬著資歷呢。
鄭熹道:「你在大理寺,我還用什麼旁人呢?你那些個學生,可以往別處安排啦,下手要快,他們都在準備著了。」
「是。那……」
鄭熹道:「倒是有一個人。」
「誰?」
鄭熹道:「施鯤有個兒子,今年還在京里,你向陛下請示少卿人選,我便提他。」施鯤好幾個兒子,這個小兒子也差不多四十了,很好的借大案攢履歷的機會。
祝纓心領神會,這就是拿少卿的位子與施鯤那裡勾兌。她問:「施相?」
「我看他快休致了,臨走前是要安排好子孫的。他人都要走了,又開府,又能安排其他人。他會給十三郎安排個合適的去處。」
「明白了。」
鄭熹想了一下,低聲道:「且別太賣力,等大傢伙兒哭完靈,熱鬧才開場呢。釋服之後改元大赦,你再看!不鬧個三、兩年不算完。」
祝纓也低聲道:「我只管查案子,判的事兒我可不管。」
鄭熹道:「太子有些坐不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