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了太子一眼,太子低頭垂手,看不著臉上的神情。
皇帝端坐不語,丞相帶頭,一眾朝臣也站著不說話,當事人太子也安靜地站著。
良久,皇帝道:「事關重大,須徐徐議來,何人堪為太子師友,何人堪為詹事。」
朝臣們也見好就收,應了一聲,各回班列站好。
這朝再上下去就沒意思了,皇帝當即宣布退朝,留了丞相下來繼續溝通。
確實需要把東宮的架子給搭起來,太子需要的官員是非常多的。皇帝自己移宮前後,將原東宮的大部分官員、乃至部分禁軍軍官調走了不少。原詹事府的官員是先帝任命的,給這些雞犬升一升天,朝中沒有什麼阻力。
位子也就空下來了。
現在要現攢的不止是詹事府,還有太子的三師三少,賓客等等,整一個小朝廷。
補完東宮的官員,就能說次子的事了。
皇帝讓太子去見皇后,自己與丞相們繼承打擂台。他想留下劉松年。劉松年看起來並不想攬權。皇帝記得劉松年去年就說過,改元大赦之後就要離開,現在果然要休致,對劉松年的觀感就好了許多。
他先安撫劉松年:「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如何忍心在此時拋棄我呢?」把劉松年的奏本給扣了下來。
劉松年道:「臣能做的都已經做完了,再留下來就剩下搗亂啦。」
皇帝堅持不批准,挽留得尤其真誠。
施鯤想早日將東宮給穩住,見這君臣還得有幾次互相謙讓,今天他們根本不可能就休致談妥,懶得看他們演戲,插言道:「還是先議一議東宮吧。」
皇帝想讓劉松年兼個太子太師,劉松年道:「臣習的都是小道,不合教太子。還是擇穩重大臣為佳。」
議來議去,劉松年建議給阮大將軍加個「太保」的銜,施鯤得到了「太傅」,施鯤又建議給鄭侯加「太師」,冷侯做「少保」。六個職位先定四個,也是朝廷慣做的,不會一次把所有的職位都給填滿了。
王雲鶴提議讓岳桓做「太子賓客」,這個職位有點虛,但離太子近,需要品格端方之人。品級高,但是沒有明確的實權。
施鯤建議讓冼敬做詹事。
皇帝道:「他?」
劉松年道:「冼敬是進士出身,六藝經史皆通,先任地方,知民間疾苦,後歷任戶部、太常等,知道國計民生。臣以為合適。」
皇帝知道冼敬是什麼人,冼敬風評一向可以,得到過先帝精明強幹的評語。出身正途、經歷豐富、年富力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