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道:「二郎已經做了父親了,三郎也該成婚了,二娘也該出嫁啦。」
那就是冊封、婚禮、開府一起準備了?花費不小。
祝纓問道:「陛下打算花費多少?吉日定在何時?」
皇帝道:「越快越好。」
祝纓道:「那可能就要儉省些了。去年的錢花得差不多了,再省,就只好將預留應急的錢拿出來了。一旦有事,易為人詬病。」
皇帝的臉色略有不虞,旋即問道:「能拿出多少?」
「戶部能出了,不超過撥給齊王的,略少個一、二成,每人。」
皇帝的臉色變好了不少,道:「那夠啦,他們給我說,有現成的府邸。你看如何?」
從府邸的選擇上。其實有一個府邸是現成的,修一修就能用那便是王雲鶴才搬走的地方。對此,祝纓心底是極不願意的,她還希望有朝一日王書亮能夠回來,成為府邸的新主人。
因此她說:「改丞相邸為王宅,以後再有丞相又要再動一遍,不太划算,陛下留著賜給下一個丞相更省事。」
當年魯王謀逆附逆的許多人宅邸也被收回,陸續被賜給有功之臣。還有一些仍然封存,祝纓的意見,將其中兩座府邸並作一座,重新修葺,作為王府。兩宅合併,會比王雲鶴留下的那個更大一點。
皇帝聽到「更大一點」便同意了:「那就讓他們辦去吧。果然要問過你,才會更妥當些。」
又有安德公主的舊邸。安德公主當時到府邸也是皇室所賜,如今公主已死,這座府邸的規制就不適合於駙馬以及公主之子居住。因而也被收回。
新王封號、公主封號、他們各自的配偶人選,皇帝沒說,祝纓也沒問。
若論年齡,這位公主與鄭熹的次子,冷雲家的兒子年貌相當。阮將軍、王大夫等人家都皆有合年齡合適的子弟,祝纓是絕不肯搭這個話的。
不做媒、不做保,不做中人三代好。
就在祝纓以為今天就是為了皇帝的家長里短耽誤正事的時候,皇帝又問了:「溫岳什麼時候到?」
祝纓道:「這個須得問兵部,臣卻不知,不過按腳程算,應該快了。」
皇帝道:「他們的兵馬如何安頓,糧草劃撥,總是你的事了吧?」
祝纓道:「是。臣親自出城安頓。只是不知他們與現在的禁軍以及兵部等處該如何統屬?後續的糧草之類如何發放?」
「聽命於朕,有事,讓溫岳與你講。」皇帝認真地說。
「是。」
溫岳所攜之新兵是以招募制,與之前的兵馬配置方式完全不同。皇帝讓祝纓來做準備,倒也不算是戶部越俎代庖。
見皇帝沒有別的話了,祝纓才辭了出來。
回到戶部,她便叫來了項樂:「溫岳要到了,他的補給單列,你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