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祝纓就閒了下來,在此期間卻又發生了不少的事情。
先是施鯤的喪禮,皇帝親自去了一趟。施家子孫丁憂,政事堂的丞相們向皇帝建議了一些官員的名單。
這份名單是丞相們意見比較一致的,皇帝看了上面第一個名字是姚臻,微微皺了一下眉,終究還是答應了。姚臻當時幹的事兒讓他上不去、下不來的,但是他需要一個榜樣,也只好認了。
禮部尚書又變成了岳桓,這位是鄭熹的妻舅,家學淵源,倒是合適。對祝纓來說,更合適的是岳桓與她的關係不錯,蘇喆與岳桓也熟,若是換了旁一個老古板,祝纓怕是得設法給蘇喆再調個地方了。
朝中其他人也有所調動,祝纓那位老上司又調任了刑部尚書。明義公主的駙馬時悉被皇帝扔到了宗正,祝纓覺得他大概能老死在這個位子上了。
陳萌把顧同往京城調了一調,放在了刑部任郎中,恰在魯尚書手下。顧同最早跟著祝纓,就以庶務見長,最擅長的其實不是開荒括隱,而是查案、判案。放到刑部,卡最後一道關卡是極合適的。
顧同的調令發出的當天,祝纓又上了一封奏表,請皇帝不要忘了王雲鶴的後人。王家兒子丁憂也有三年了,孫子更是早就出孝了。
皇帝想起了王雲鶴,再看看現在朝上的這些丞相,也是感慨萬千。他本就對王雲鶴有好感,比先帝對王雲鶴有感情多了。便調王雲鶴的長子任工部尚書,王叔亮為鴻臚寺卿,其餘人也各有安排。
到了這個時候,祝纓在朝上的熟人就多了起來。六部都與她有交情,九卿也都是熟人。
偏偏不巧,又有幾個地方報了災,接著,東邊又有了一股匪患,都要需要她協調。她顧不得欣賞自己現在的處境,又忙了起來。
便在此時,蔡義真的案子告到了大理寺。有祝纓安排,很順利地被大理寺的人接手了。大理寺現在還沒有正卿,由一個少卿裴談代管。
裴談接手,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蔡義真與他的上司、同僚,一起被查了個底兒掉。經查明,上司、同僚甩給蔡義真的罪名,大半不實,這幾個人免的免、降的降,蔡義真如果頂了這些罪名,最好的結果也是個自殺。
如今大部分罪名被澄清,他揀回了一條命。只是其中一部分包括受賄之類,倒也屬實,又勒令他交出贓物。吏部給他降職,一氣貶成了個縣丞,又從頭干起了。
便在此時,顧同也趕到了京城,卓珏的任命也下來了。
……——
顧同從北地過來,心中帶著些掛念,沒進京城,先在驛站里被祝文與幾個少男少女給攔住了。
顧同認得祝文,祝文上前給他行禮,他忙上前抱住了祝文:「嘿!怎麼是你來了?」
「大人新搬了家,怕您找不到。」
「老師還好嗎?」
「都好。」
「哎?這幾位是?」他仔細地看看,不大認得郎睿等人,但是看他們服飾的細節、長相透出的小特點,也能琢磨出來是南方人,多半還得是異族。他看到路丹青也不覺得意外,反而多看了兩眼,猜測她擅長什麼。
祝文忙給他們介紹,顧同笑道:「那可都是自家人呢!」蘇晟、郎睿比他矮一輩,路丹青、金羽與他平輩。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