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雖在邊陲,其實是受朝堂牽扯的,譬如糧草不濟、衣甲不全、兵士訓練不周,就催你進軍,否則就是畏戰通敵,會有什麼後果?
敗就敗了,地大物博,經得起一、兩次挫折,自有新軍,下一個更聽話,是不是?
哪怕打贏了,你有沒有消耗太多的軍士?有什麼殘害百姓?有沒有虛報軍功?」
何將軍一巴掌拍在了大腿上:「嘿!」
祝纓道:「所以我來了,同朝廷的周旋我來辦,我在京中,只能管一個戶部,到了這裡,其他的事情我來扛。我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鄭相公,什麼事兒都要勞動他,要咱們有什麼用?」
這大帳里幾個主事人的姓氏就已經代表了他們的立場。
五人很快點頭,包括姚辰英,姚辰英比別人還更多一個消息——他的舅母、鄭熹的親娘身體不好,祝纓話中沒說的意思只有他是真正聽懂了。
阮將軍恍然道:「我說竇相公怎麼沒精打采的!原來是要休致!」
祝纓道:「因戰事,才不得不勉強支撐,什麼時候再病倒,突然休致了,可也說不好。萬事小心,總是沒有錯的。」
小冷將軍認真地說:「冼相公,東宮舊臣……噝……那咱們就更不能掉以輕心啦,這西陲戰事要加緊啦!如今援軍已到,稍事休整,就與他們決戰嗎?」
祝纓道:「不急。」
何將軍道:「節帥說得嚴重,又說不急,這是什麼意思?」
「再急的事,也要當不急的來辦,否則就容易忙中出錯。有你顯本事的時候。」
小冷將軍道:「如此,咱們就聽節帥號令了。」
阮將軍馬上表示贊同,姚辰英也說:「我雖不領兵,也聽節帥安排。」
何、葉二人一對眼:「咱們也聽節帥的!」
祝纓微笑道:「好。」
當下,何、葉二人先告辭回營,姚辰英見小冷將軍總不走,便說:「我去看看那家喪事如何,安撫一下百姓,免教他們傳出什麼不好的話來。」
祝纓道:「有勞,大軍戰後就走,百姓還是要在這裡生活的。」
姚辰英點頭。
小冷將軍再留下來,話就簡明了許多:「節帥,前線有些吃緊,昆達赤看似魯莽,事事又都沒有踏錯。」
「先等陳枚回來。這一仗昆達赤也是不能持久的,咱們能少損耗一分是一分。」
「您有把握?」
「西番國力如何?能支持得住多久?還是在新主得位不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