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道:「既然我這兒設縣了,輪流的事兒得再加我一份了,既然敕封刺史了,梧州就要統一政令,一切都得重新理過。」
趙蘇道:「只怕這個比共推您做刺史還要難!刺史是慷朝廷之慨,聽令,是縛他們的手腳,輪值,是奪他們的機會。這些事,不是『談』能夠解決的。
況且,您接下來要打下更多的地方,會設更多的州縣,能夠輪值的縣越來越多,這恐怕不是一件好事。如果還是輪流坐莊,即使有兩個州、三個州,即使您做了節度使,您能夠動用的人馬也有限,節度使也只是個空名。
現在的梧州,還是『分封』。新有之地,請兼用察舉、科考,不要再『分封』更多的家族了。即使有家族有大功,給他們的子弟建功立業的機會,而不是直接給一個縣。那樣等於是在削弱您自身。除此之外,您也要壯大自身,否則,都是為他們當謀主,為他人做嫁衣。」
祝纓點了點頭:「要不我怎麼開學校呢?」
趙蘇道:「縣裡學校教的學生,恕我直言恐怕還不太行。」
祝纓道:「那咱們就帶一帶他們,本事都是練出來的,親自帶出來的,更合用。」
趙蘇問道:「那祝煉他們呢?」
祝纓道:「那要看看接下來的局勢了,看朝廷是個什麼章程,才能決定他什麼時候回來。」
趙蘇道:「是。我接著看舊檔去,別業這裡才是您的根基,早日理順,才好說及其他。」
「去吧。」
…………
趙蘇說的都對,祝纓也都想到了。她也看得出來,趙蘇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有抱負,在梧州,他有機會,也有不足,梧州也不是他的地盤。不過他反對「分封」倒是說到點子上了,當務之急,還是經營好祝縣。
下午,她就沒再出門,自己也在家裡看舊檔。祝纓飯量不小,張仙姑唯恐她餓著了,過了一陣就拿了好些吃的來給她,催她休息一下:「總是坐著,身子都坐壞掉了,再吃點兒東西。」
祝纓也就從善如流,與花姐等人一塊兒吃點心聊天兒。
也不瞎聊,而是順口問一下府里人的情況:「看到有幾個小孩子,說是咱們家的,有多少人成家了?」
花姐笑道:「男婚女嫁,不是很平常的麼?他們唱著歌兒,又或者去獵了羊、有了地,拿給心愛的姑娘,姑娘看小伙子踏實聽話,也願意一起過活,就湊成一家了。」
打從「石頭城」起,至今也有十年多了,當時的年輕人也都到了成家的年紀。山中風俗,看對眼了就有機會,十多年下來,也有穩定組成家庭繁衍的,數目還不算小。
這樣的人家,花姐也留一些在府里繼續幫工。祝縣沒有奴隸,之前是別業,名義上都是祝纓的佃戶,人口繁衍得多了,放出去一些去做別的事也是正常的安排。
花姐道:「如今設縣了,又是另一樣規矩了吧?」
祝纓點了點頭,道:「算役力吧。」
「好。小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