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師姐變得安心,祝纓的心思轉了好幾轉,然而等到她下令的時候又是一派的「穩如泰山」了。
趙蘇的建議有理,是該安排下一程的事了。同時,「南士」求見,是必要見的。
祝纓道:「出來許久,也是時候回家看一看了。」
她等到祝青君等人又有捷報傳出之時,掐准了秋收的點兒,下令祝青君等人「暫時收縮,以待豐收」,然後便匆匆趕回了山城。
……——
祝纓回到山城,城內的街道兩側不時有人與她打招呼,也有膽子大的人問道:「姥,我男人幾時回來?」
這個時間祝纓是無法保證的,她問了婦人丈夫的名字、服役的時間,給一個「過了年他們就輪迴來了」的大致說法而已。
山城裡,居民似乎已經適應了緊張的生活,臉上的怨氣少了許多,焦慮的表情仍然有一些,卻也在「多分田地」的安排下減輕了。高興的情緒占了上風。
祝纓人未回府,已收穫了許多的問侯,人們說一句:「天幸姥平安健康」,下一句就要嘀咕:「接下來怎麼辦?」
祝纓道:「會讓大家過得比現在更好一些的。」
街上的人聽著,出於對祝纓過往的信任,都含笑目送她回府,跟在後面的趙蘇聽了,暗中搖頭。
到得府里,以趙蘇為首的官員來拜見。祝纓看眾人神情,便知情況尚可,簡要聽了匯報。秩序還在,但是數年來的積蓄也在不斷的消耗中。與山外的貿易仍然在繼續,只不如以往方便了。府庫雖然還沒見底,卻也是進的沒有出的多。
趙蘇道:「今年秋收又至,可緩解一二。但經不住長年累月。」
項樂、項安則比較樂觀,認為:「原也做的支持三年的打算,以目前的情形,支撐五年問題不大。」
巫仁則另有看法:「不足五年,確實三年,仗越打越大,消耗得也快哩。」
他們的意見,祝纓都聽了,卻更在乎:「學生們都怎麼樣了?學校不能停。」又派林風等人去甘縣替了蘇喆等人回來,下令準備,她要出山一趟,等她回來,再安排接下來的事務。眾人看到她回來便覺安心,並無異議。
最後才回到家裡。張仙姑沒有迎出來,直到她拜見,張仙姑將頭往一旁一別,哼一聲:「還知道回來!」
祝纓笑吟吟地道:「我不回來,誰來氣您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