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在心裡盤算著,先干費力的兩件大事:營建新城、修境內的驛路。
這兩件辦完了,就是關卡、水利。
幹這些當然也是要有個規劃的,她又看了一眼巫仁,巫仁一無所覺,還在與蘇喆說修路要用多少工之類。
他們中途遇到「縣衙」之類也會停下來進去,這些「縣衙」也都是新設,裡面的官員越西越新,籍簿、帳目之類也是越往西越稀薄、做得越艱難。即使是蔣婉等做得順手的熟練工,手下的縣衙也比不上祝縣,甚至不如阿蘇縣。本縣的衙門是原頭人的大屋改的,頭人不識字,原本沒書房,更沒有存文檔的地方,識字的人也掃不出半簸箕來。
祝纓站在她那存放檔案的房裡一看,攏共放了一間屋子零兩個書架。
蔣婉有些羞赧:「還有三個寨子沒有造冊完畢,是下官無能。」
祝纓道:「你在甘縣做得好好的,我又將你遠調,新到此地又無根基,自然是難的。」
蔣婉道:「下官定不辱命!」
祝纓又問本地學生如何:「不能讓他們覺得咱們是敵人,咱們人又少,被敵人包圍,不但危險,還容易發瘋。」
蔣婉忙笑道:「這個事兒下官並不敢忘。」說著,看了丈夫一眼。一直很安靜的「蔣婉家的」此時才開口說了學校的事:「寨子裡都是不識字的,晚生便想,也不必拘著二十四十的名額,都是從頭學,願意來上課的,我都教。末了要定名額的時候讓他們考試選出來再深造就是。」
祝纓看著這個奇人,覺得他人不錯,道:「很好。我印書、立碑,原就是想要更多的人不做睜眼瞎。」
這個年輕安靜的男子顯然高興了,嘴抿了一下,頰邊顯出個淺淺的酒窩來。
「一個人能幹的事有限,沒有事事都能如意的。她忙,家裡你多擔待。」祝纓說。
男子點了點頭:「是,晚生……」說著,他的表情亮了一下,有點猶豫地看了看妻子。
蔣婉會意,對祝纓道:「大人,能否為小兒賜名?」
祝纓看了看祝青葉,祝青葉點了點頭,悄悄地咬耳朵:「已經告訴她啦。」
祝纓道:「好呀。」
蔣婉讓保姆抱出孩子來,是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兒,一直睡著,蔣婉猶豫要不要將他叫醒。祝纓是不在乎小嬰兒理不理她的,她更希望小孩兒別吱聲,因此也不抱孩子,就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延年」,蔣延年。
這名字取得中規中矩,新手父母也挺高興:「好好長大就好。」
祝纓狀似隨意地問蔣婉:「你家鄉父母,打算如何?」
蔣婉的笑容僵了一下,道:「我是不能回去了的,他們也是不願意過來的。何苦再為難彼此呢?」
「要捎信回去就找青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