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道:「這是實話,我約了他見面,將一些話說開。以後換了刺史呢,我也會與大伙兒一起見新刺史的。」
士紳們更加高興了。
次日,士紳們先去迎接江政,再將江政擁簇到了祝纓的面前,此時邵書新已然離去。江政顯是已經知道邵書新的離任,再見祝纓,他也有些躊躇——他也不大信得過余清泉。
祝纓自然不會說出「不用帳本就收拾了他」的話,而是先客客氣氣地與江政見了禮。再向江政誇了夸吉遠士紳「敦厚」,江政道:「也是您與他們相處出來的。」
「你與他們相處得也不壞,大伙兒心裡都有數。」
士紳們一齊附和,江政淺笑:「大家都有數,鹽也有數,糧也有數。可是,邵公要走了。」
「他已經南下管著鹽政有些日子了,鄭相公不會把鹽政在他手裡放太久的。就算鄭相公願意,其他人也要出些難題。吉遠府,我始終掛念,無論新來的是誰,我都會盯著的。」
江政猶豫了一下,緩緩地抬起手來作了個揖:「多謝。」
祝纓點了點頭。
荊綱打起圓場來:「同殿為臣,都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
江政卻總有點心事重重的樣子,祝纓等人只作不知,與他宴飲,江政很快就醉了。
次日一早,扶著頭起床,驛路快馬又送來文書——政事堂詢問安南情況,如果另開一條驛路,問江政認為對安南會有什麼影響。
她要新開驛路?!!!
江政的宿醉登時醒了!
第506章 眉目
凡事有利有弊,修驛路,不在乎「驛路」而在乎拿驛路做什麼。通常而言,於強盛大國,當然能夠以此影響小邦,必要時一口吞了也不是不可能。當然,小邦體量小,稍稍蹭點兒大國灑下的魚食都能吃飽。最後餵出個什麼來也不好講。
端看如何經營。正常的時候,對大國是沒什麼損失的。
然而一想到現在的安南是在祝纓手裡,就讓人本能地起了提防之心。
江政看著政事堂發來的公文,心中猶豫不決。他知道其中的好處,更明白其中的風險,對安南,最穩妥的做法就是不理會。就像他一赴任先給梧州封山一樣。事實證明祝纓還是有辦法的,封著封著封出了一個安南。似乎封又無用?不如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