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後方傳來消息,讓她節度副使。祝青君直接懵了,第一道命令就是「不許宣揚」!以及「這是誰要坑我?」
待維持住戰線之後,再細細打探,才知道竟是真的。祝青君更謹慎了,她向祝纓申請率親衛回到西州,大部隊請祝纓派員換防。
祝纓同意了。
祝青君很快安排好了交割,更是打算回來之後好好與老師談一談,再向祝纓表一表忠心。她小的時候就股子狠勁兒,年歲見長,鋒芒隱了,世情也見得多了,知道「副帥」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然而自入西州大家都對她笑臉相迎,祝青君也只好還之以微笑。見花姐,花姐不等她表白便說:「她既選了你,可見你就是成的。她從來沒錯過。」
祝青君見花姐精神已不如前,也不敢再讓她勞神,只得去見祝纓。
與祝纓的對話,讓她捏了兩把汗。祝纓的脾性她是經過的,她所慮者乃是其他。祝纓不是一個人,她也不是一個人,她對祝纓從無二心,但是雙方的「心腹隨從」恐怕未必同心。
祝青君正待向祝纓表明一切聽從幕府指令,祝纓卻問道:「你對普安州,有什麼想法?」
「啊?」
祝纓道:「雖讓你做副使,安南政務你管的少,地方上的庶務你的經驗還差著些,想怎麼練?」
祝青君定了定神,道:「既然朝廷已與西番議和,我就依舊還回普安州,從丈量土地、修路、挖渠開始做。可是我缺人,軍中粗人多,我需要一些斯文人。」
祝纓道:「可以。」
祝纓手上,最好的文人就仨——劉遨、劉昆、劉衍。祝纓讓祝青君挑選,祝青君猶豫地道:「劉相公的女孫,是不是……太大材小用的?」
祝纓道:「什麼材?君子不器。我也不會將她們都給你,你能帶走一個人,與她處一處試一試,看她能不能務實。如果可以,是意外之喜,如果不行,那就送回來。她們也就別再有什麼別的念想了,老實回來給我抄書吧。」
祝青君道:「是。那我要劉昆。」
「為什麼?」
祝青君道:「您近來的公文都出自劉遨的手筆,可見她做得好,我不該要走她。劉衍在法曹,律法科條還在完善,她有事做。劉昆雖然在禮曹,但是禮曹還有趙振幫忙。且我回普安州,不宜再用軍法,律令不宜過於嚴格,劉衍也不合適。休養生息、安置老兵、教化、囤田、梳理政令,劉昆更適合。」
祝纓道:「可以。」
祝青君放下心來,向祝纓告辭,再去見花姐辭行。花姐此時年近七旬,放在哪裡都算是個老人了,祝青君十分掛懷。祝纓則召來蘇喆、巫仁、項安,令她們協助安置老兵、撫恤善後。同時要下調令,將劉崑調給普安州。
公文還是劉遨擬的,她有些驚喜,故作鎮定地問:「她走了,缺……誰來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