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低聲罵了幾句朝廷大臣是王八蛋,說:「您給陳相公寫信了嗎?」
一語提醒了劉遨:「對,如何不回信?我讓二十三娘問問陳使君。」
陳使君正在收拾行李,他被調回京城了,邸報比調令要晚幾天,所以安南還不知道。陳萌休致被批了下來,相應的,政事堂添了兩個新人,一個是施鯤兒子施季行,另一個是王雲鶴的兒子王叔亮。陳放也被調回京中任職,做的是鴻臚寺卿。
丞相更替,南方不知道的是,鄭熹這陣子還病了,整個朝廷是有些人心惶惶的。不說黨爭,換了丞相,下面人的職務必有變動!公務效率下降也是情理之中了,尤其鴻臚寺現在還沒主官管著。
陳放不能到安南,也無法向祝纓辭行,留了一封信,交代了一些事情便急急動身。祝纓拿到信的時候,花姐頭七早過了。
祝纓冷著臉看信,看完之後給了劉遨。劉遨接了一看,道:「這兩個人,年紀也不小了吧?」
「比我年長。」祝纓說。
「老人秉國」,雖穩,卻也有衰朽之嫌。
第529章 更替
劉遨對朝中大臣有一些了解,以劉松年的身份地位,前後幾位丞相她都聽說過,也聽過劉松年對他們的評價。劉松年也會提及一些對形勢的分析,這是絕大多數人想聽都聽不到的。但劉遨對「朝廷」到底有著一絲牽掛,暫將不好的話隱去不講。
她慢慢地說:「王、施二位都是能臣,現在進了兩位,如今就是四位在政事堂了,只盼政事能夠就此和諧。再從容選拔菁才,或有中興之相。」
她說這話的時候帶著真心,祝纓道:「但願吧,他們應該會盡力,能做到什麼樣就不知道嘍。」
劉遨有心再請教,思及祝纓才辦了花姐的喪事,親自守靈熬夜,又要留意政務,止住了這個念頭,勸祝纓先休息:「朝廷這般,必有一番忙亂,抽不出空來理咱們倒也不全算是件壞事,您正可休養生息。大臣們壞得很……」
祝纓起初不動聲色,聽到這一句劉松年味甚重,便看了劉遨一眼。劉遨沒覺得自己說錯,她這些知識也是聽劉松年說的。劉松年曾經告誡過她們:「你們不要聽我說他們蠢,就以為他們一無是處,能到那個位子上必有緣故,干正事不行,勾心鬥角的本事他們是不缺的。」
劉遨記住了,只是之前長在閨閣之中,對外界的官員接觸甚少,上面又有祖父遮蔭,沒吃過這樣的虧,故而不直觀,將話說得比較輕鬆。
祝纓自己就是最壞的那批人之一,對政事堂的了解絕不遜於劉遨,聽劉遨說完不置可否,只交代了一句:「再給朝廷發一封公文,再催一次,措詞裡要當不知道朝中的變故。」
「是。」
劉遨很快擬就了第二封公文拿給祝纓看,祝纓掃了一眼,問道:「王叔亮,你見過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