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這次友誼賽的隊伍總共十一支, 包括霖大、霖航、霖理工、霖科大……等霖城各個大學的航模隊,其中霖大、霖航和霖理工三所高校通過了UADC的海選賽, 會在十月中旬參加決賽;而霖師大和化工學院兩所大學的航模隊今年剛剛組建,這次過來主要就是交流學習的。
這回比賽總共六大項, 限時載運飛行、太陽能載重飛行、創新載重飛行、無人機偵察與打擊和微型固定翼限距飛行比賽。(注1)
每個比賽考察與評判的標準不同,側重點也不同。比如限時載運飛行, 需要選手在6分鐘內利用飛行器載運物品,並在規定的區域完成兩周飛行, 最終以載運總重量最大的隊伍獲勝;創新載重飛行,飛行器在規定時間內載重並在規定區域內進行空投,最終以空投得分為準。
規則理解起來並不困難,但背後需要的技術支持卻超乎想像。
首先,飛行器的設計者需要自主設計, 在確保飛行器穩定性、機動性的同時, 還要儘量減少能耗,保證飛行器具備更好的載重、打擊等性能;其次, 設計者需要親自組裝,在確保飛行美感與安全的前提下選擇最優材料,儘可能提高飛行器性能,一些無人機的設計還需要設計者親自編寫飛行程序;最後,飛行器的操控者亦要具備嫻熟細膩的操作水平,才能保證飛行器進行高難度飛行。
想要完成比賽,這中間的每一環都需要緊密的配合。如果哪一環稍有差池,飛行器都無法在比賽中完成常規,更別說取得好的成績了。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阮稚作為一個剛接觸不久,甚至從未親手組裝過任何航模的小菜鳥,別人湊一起對著比賽用航模高談論闊,分析材料,分析技術的時候,她只會在飛機空投到紅心的時候高呼一聲「nb」。
這幾個比賽項目里,她最喜歡的就是限距飛行比賽。
微型固定翼限距飛行是指用一架小型輕便的全電動飛行器在2.4米的台面起飛,並完成飛行任務。
由於起飛距離極短,飛行器在設計的時候,設計者會用各種奇思妙想,用改變飛機各部分形態方式爭取提供足夠的升力使飛機能儘快起飛。
這意味著,參加比賽的飛行器大部分與常見的飛行器外觀不太一樣。
再加上這回友誼賽對參賽模型沒有嚴格限制,許多學校的航模隊之前又沒有足夠的測試場地,這次恨不得帶了所有的設計模型過來試飛。
參加比賽的飛行器奇形怪狀,五花八門,好些登場沒幾分鐘就會摔個狗啃泥。
阮稚看著一個被塗得五顏六色,長得跟大頭魚似的飛行器直愣愣衝出去摔在跑道上,沒忍住,撲哧笑出聲。
她笑得不能自已,又明媚惹眼,搞得不遠處那幾個化工學院的參賽隊員望了過來,而後又紅著臉低下頭,收拾殘局。
站在她旁邊的江嶼白乜她一眼,用眼神示意她止住笑。
「不好意思。」阮稚伸手捂住嘴,然而依舊彎著的雙眸出賣了她。她有點不服,「又不是我一個人在笑,你幹嘛只凶我一個。」
江嶼白雙手環胸,他沒看阮稚,眼睛認真地盯著那架已經摔毀的航模,若有所思。他慢悠悠地問阮稚:「我哪兒凶你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