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很難在如今的市場裡接到一首合適他們的歌, 很多人只能靠坐在直播間接受榜一大佬的點歌過活(當然這樣也很賺錢啦), 所謂登上大舞台唱歌可能只是一場夢。
直到《這歌聽上去很實用》把目光投射到了他們的身上, 他們才突然眼睛裡有了光!
創作人不再看歌手名字投歌曲,經紀公司也無法干預這首歌歸誰唱,一切全看他們資深的條件是否符合創作人對歌曲的要求!只要被選上,就可以登上大舞台唱歌!如果節目不小心火了一把,他們還能跟著出名!
這一系列條件一開出來,謝總監左腳還沒跨出雙黃丸公司大門,自薦的電話就已經打到他手機上了!
海量的歌手自薦,也讓謝總監在選擇歌手的時候完全做到了滿足金主爸爸的要求(默默無名),同時又滿足創作人的要求(唱歌的歌手必須配得上我的歌,不會把它唱爛,現場發揮失常),在裡面選出了不同類型的近四十名歌手。
每一個都穩紮穩打,主打一個不論他們手裡拿到什麼歌,都能保證絕不破音絕不跑調完完全全按照創作人的要求把歌給唱完。
這些歌手不是每一期節目都能上,可能十二期節目播完,有的歌手也只能唱一首歌,但對於他們來講,這也已經很值得了。
而站在創作人的角度,就是彩排的時候他們各自聽了自己這首歌的演繹,確實也不覺得歌手發揮得有什麼不好,非常穩定,完全可以經得起一場比賽了。
讓我們把話題重新轉移回來,說回這次的第一期節目。
之前備采間裡,節目組也已經向創作人們透露過,這次比賽九首歌裡面,有五首都是《拉拉拉》。
按照如今的綜藝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習慣,他們非常喜歡把有些明明不是嘉賓們同一時間段講出來的話都給他們剪輯到一起讓人誤以為兩人是同時脫口而出什麼,從而剪出各種巧合(CP感)來,更不要說這種明晃晃的巧合了。
這種情況節目組不利用一下造個話題都對不起創作人們如此敷衍還敷衍得非常一致的歌!
不把他們放到後面五個來表演,一個接著一個唱出來當場讓他們社死,他們都覺得這第一期拍了跟沒拍似的!
沒錯,就是敷衍。
因為對本身節目的機制非常自信,秉持著多花一筆錢是一筆錢的心態,在已經把邀請歌手的費用壓到最低(因為請的都沒啥名氣)的情況下,想要把五千萬給造作乾淨,就必須要搞一個能多花錢的地方。
所以秦貝就很急智的選擇在找製作團隊的時候,找一群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來組成一支團隊!
他們有的在做跟隨導演之前是給曾經的那些個倒閉了的唱片公司拍MV的導演,有的是某些歌手演唱會御用攝像,可以說每個人的簡歷拿出來都和音樂稍微沾那麼一點邊。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他們又不是沒和歌手歌創作人接觸過,還能不知道這群人在這一次的創作中有沒有敷衍了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