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問你看了這一段會不會心動!
白編劇理了理這裡面的邏輯:「……」對哦,這麼想很有道理啊。
「那初中的教室確實不應該有鏡子……但可以有其他東西,比如可以反光的鋼尺。」藍導提議。
道具組的小姐姐從書包里掏吧掏吧,掏出了一把遞給導演,導演給製片,製片給編劇,編劇看完又還給道具組小姐姐。
「這種鋼尺應該不能帶進考場吧?平時她會用,但第一集 這種考試的場合,加上她本人也不屑於作弊,女主角應該不會帶鋼尺,得給她找個別的地方讓她能看到……」
一群人想了想,又想了想,一個道具組小姐姐舉起了手,指了指窗戶——
「其實如果是玻璃的話,仔細看是能看到我們自己的人影的。」
這是一個不錯的思路,這就只要保證女主角考試的時候必須要坐在靠窗的位置,或者周圍又玻璃製品就行了。
玻璃好啊,玻璃出現在任何地方都很正常了,反正也不需要完全看清——就是拍個電視劇嘛!就算看不清也可以一口咬定看得很清楚嘛!
於是一群人開始琢磨,怎麼給這間初中教室加玻璃——
「搞個圖書角怎麼樣?擺個玻璃柜子,裡面放著學生們分享的課外書?」
「或者乾脆搞個宣傳欄?裡面貼滿學校大大小小的通知、學生成績排名、上個月月考試卷答案之類的?話說在一間教室里搞有櫥窗的宣傳欄會不會太奢侈?」
「不奢侈吧?設定不是初中上的是一所貴族學校嗎?那有錢人家的孩子上的學校搞個玻璃宣傳欄不是很正常嘛?」
最後還是藍導拍板:「這樣,乾脆兩個都做!總不能每次都在一個考場考試吧?今天看書櫃,明天看宣傳欄,也好給觀眾換換口味!」
白編劇也肯定了這種思路:「其實差不多,這個時候的男女主之間更多的是戰友情,他們身處絕境,在活著都很艱難的時候,其實沒有那麼多額外的感情,所以他們也不會太在意能不能見到對方——我想要認認真真的看到你,看到一個真實的你,這應該是情竇初開的網戀小情侶才會有的想法。」
所以從感情遞進來講,初中用玻璃就夠了,模糊,但又能對上對方的眼睛。
「再然後經過了初中階段,到了高中階段,男女主角在自己的事業線進步的同時,身邊也都開始有了幾個朋友,他們在各自的世界緩和了情緒的同時,才有了餘力去加深彼此之間的關係。」
比如在這個階段,女主角這邊的世界裡,隨著網絡世界的發展,她之前投稿的紙質雜誌社倒閉了兩家,以至於她不得不考慮依託網絡賺錢。
原著里,女主角這個時候應該是依靠自己初中和高中學的辦公軟體知識,在網吧靠接一些公司設計年終匯報PPT模板之類的賺錢改善家裡條件。
但因為魔改的關係,白編劇沒有讓女主角做PPT,她選擇了讓女主角去寫網絡小說。
一開始是寫男主角家族的故事,他家曾經是皇族,往上追溯也是有開國皇帝的,問問男主角他家老祖宗的事情,然後寫成一部網絡小說賺點錢,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