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逾白开始期待他的本科生活。他说:“我们又是校友了。”
“嗯嗯!”林知夏点了点头。
从这天开始, 江逾白加大了复习的力度。他的心态从“我最好能考上剑桥”演变为“我一定要上剑桥”。
江逾白取消了娱乐活动。朋友喊他去马场骑马,被他委婉地拒绝。叔叔邀请他去听音乐会,他却再三推脱。
江逾白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 偶尔会假想一下他和林知夏的未来。他将在本科毕业之后回国, 进入家族企业, 承担他的责任,而林知夏会在大学里任教,继续她的科研工作。他由衷地希望, 到了那个时候,林知夏和他的关系能突破友情的界限。
他心甘情愿经历漫长的等待。
*
江逾白的自我封闭式训练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十一月初,他参加了一场名为economics admissions assessment(经济学入学测试)的笔试。到了十二月, 他又乘坐飞机,只身前往英国剑桥参加面试。
面试当天,江逾白在早晨六点起床, 洗了个澡,梳好头发,戴好手表, 穿上衬衫和西装, 在他的房间里来回踱步。他承认他有一点紧张, 因为他不能接受失败。
此时,正是北京时间的下午两点多钟, 林知夏坐在寝室的床上, 打开笔记本电脑, 给江逾白发送qq消息:“你起床了吗, 可以和我视频吗?”
她等了几秒钟, 江逾白回复道:“可以。”
林知夏开启视频, 立刻见到了江逾白。她面朝着电脑屏幕, 双手拍掌,赞不绝口:“你今天真的好帅!好有气质!”
江逾白没料到林知夏一开场就这么直白。
林知夏还说:“你往后走几步,我想看你的全身。”
江逾白静立不动。
林知夏催促道:“快点,让我看一下。”
江逾白表面上说着:“我没什么特别的……”双腿却不由自主地向后退,还特意站到了摄像头的正前方,好让林知夏从正面观察他。
他们两人的目光透过屏幕交汇,像是穿越了长久的时光,回到了当年朝夕共处的情境。
林知夏伸出手指,轻轻地触摸摄像头。江逾白与她心有灵犀,他的手指也搭了上去——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他们指尖相碰,林知夏又打出一行字:“面试加油!你是最棒的!”
江逾白鬼使神差地反问她:“在你眼中,我是最棒的?”
“当然!”林知夏特别肯定。她还说:“你是我认识的最优秀的男生,性格很好,人又温柔、聪明、稳重、理性、有耐心,你就是最棒的!”
林知夏疯狂夸赞江逾白,满足了他可耻的虚荣心。
江逾白不再有一丝紧张感。他吃过早饭,又复习了一遍笔记,从容不迫地出门了。
*
十二月的天气有些冷,天空显现出阴沉的蓝色,风中激荡着凛冽的寒意,学院内的古老大理石建筑静静地矗立在四周,环绕着几块方形的修剪整齐的碧绿色草坪。
江逾白穿过草坪中央的一条石路,稍微整理了一下袖口,他扫眼一看,见到了十几位西装革履的高中生。
那些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些同学在聊天时透露了自身的实力和背景,营造出无形的压力。
江逾白听见一位学生泄气的话:“三一学院录取我的概率,就跟我买中彩票的概率一样……”
江逾白走到这位男同学的面前:“概率再小,总比没机会好。”
这位男生和他握手:“你在哪里读的高中?”
“在北京。”江逾白诚实地说。
那男生双眼一亮:“老乡?”
江逾白否认道:“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江逾白和这位男同学闲扯几句,双方维持着客气又冷淡的交谈,直到监考员把他们带进考场。监考员是一位本校的大学生,看起来非常年轻,可能只有十八九岁,他的态度很随和,还开了个玩笑,让大家不要害怕笔试。
江逾白从不害怕笔试。
何况这场笔试只有一小时。
试卷上的题目很难,很考验数学功底。
自从认识了林知夏,江逾白多年如一日地钻研数学,埋头苦学,从未懈怠过。他用高中数学竞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坚信着“笨鸟先飞”和“勤能补拙”的道理。
现在,他的辛苦有了回报。他顺畅地写完前六道题,卡在了第七题上,他凝神细思,手速如飞,好不容易解答完毕,监考员说:“you have ten minutes left.”
只剩十分钟了。
江逾白还有三道题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