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琳無語的看了他一眼,她現在可不干那些蠢事了。
錢財這些東西是賺不完的,抄襲那些東西固然是能夠賺到錢,提升她的名氣。
可並不是一定是好事?
要知道紅色浪潮時期,第一個倒霉的就是文化界當中的人。
她看著雖說沒有任何錯誤之處,可人家要是真正來找刺,就算是沒有錯,他們也能夠給你挑出來錯誤。
她好像看過一個有關於這年月的笑話,有一戶人家,家裡面三個孩子,老大叫做愛國,老二叫做愛民,老三叫做愛黨。
本來這名字在那樣的年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也是非常的普遍,恐怕認識十個人當中,其中就有一個人叫做這樣的名字。
可是人家老父親得罪了人,被人給挑了刺,老大老二老三後面三個字加起來,好傢夥,你這是明目張胆的對著幹,可想而知這夫妻兩口子會有什麼好結果?
抵達家門口,掏出鑰匙將門打開,張若琳哈了一口氣,扶著趙建國走到院子裡面,將院子門關了起來。
張若琳跺了跺腳,北方的天氣還真不是一般的冷,現在都有些後悔來北方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好不容易雪化掉一些,又是一場鵝毛大雪在傍晚的時候,伴隨著呼嘯的寒風席捲了整個大地。
和趙建國兩人幾天的時間,灌了幾百斤的香腸。
鹹肉更加用不著去說,家裡面的大水缸,一共醃製了三次,現在隔壁的小房間裡面,都掛滿了各種的肉。
豬耳朵,豬舌頭,也一次性醃製了兩百多個。
等到在屋子裡面風乾過後,直接就可以收到空間裡面。
這樣的話,將來也用不著為了吃肉而操心。
自從上一次問過後,趙建國再也沒有提前過,反正讓他做就做。
雞鴨鵝這些暫時還都沒有準備,張若琳倒是準備買了一些雞鴨鵝苗回來,放到空間裡面進行養殖起來就行了。
至於家禽吃的糧食,她準備到時候在空間裡面開闢一塊地來,種一些玉米。
少養一些,也足夠保證雞鴨鵝吃的。
反正不吃這些也不是不行,有肉就可以了。
對於吃這一方面,張若琳還不是太挑剔的,她還是比較好養活。
讓張若琳感到唯一欣慰的就是,之前需要用戶口簿購買糧食,只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再次恢復到原來的模樣。
她知道短暫的時間之內,這一道政策還是執行不了。
待在這個年代這麼久的時間,每一天聽廣播,看報紙。
張若琳也了解到如今這個時代,真正造成這些事情的根本原因。
土地也就那麼多,有些地方人均十多畝,甚至更多。但是更多的地方,人均也就是一畝左右而已,尤其是像是南方,自古以來都聚集著大量的人口,人均耕種的面積,根本就沒有辦法和北方去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