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魏齐在赵国并没有什么交情深厚的朋友,只与代理相国虞卿有过工作关系上的接触。
韩比魏还弱,因范雎的原因跟齐的关系也很僵,虞卿仗义,平原君仁厚,不得已而投赵寻求庇护。
但这是关系到秦、魏的大事,虞卿自己也不便做主,就先去找平原君商量。
论说平原君素常胆子很小,遇事谨慎。
这几年总听人们称赞孟尝、信陵如何济困扶危,深受影响;
也仗着赵国实力大增,想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竟也想当一回“侠义”,慨然应允:
“魏齐获罪于秦,走投无路而求我,若拒之恐为天下笑!”
因留府中,待为上宾。
却不想秦欲向赵挑衅由来已久,“渑池会”后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打着给范雎“报仇”的旗号,理直气壮。
便向赵王发出了一个措辞强硬的“最后通牒”:
“敝相范雎曾遭魏齐惨无人道迫害几至于死,天下知者莫不扼腕悲愤,必食其肉而后快。
因而准备哀兵十万,欲取之于大梁以行天道;
最近听说他又窜入赵,藏在平原君府。
寡人与大王是兄弟,不想以兵戎相见,所以请大王斟酌:
或交出魏齐,或请平原君赴咸阳做出合理解释,否则秦、赵绝交,后果自负!”
魏齐的行为已引起天下公愤,所以廉颇等都主张把魏齐交出或驱逐出境。
但是在秦没向赵交涉之前,应该说没问题;
现在已经收留,应允保护,却又在秦的威胁下被迫交出、甚至驱逐都有损赵的国威。
让平原君赴秦?
很难保证不被扣为人质,秦将会提出更苛刻的条件……
骑虎难下的平原君慷慨陈词:
“魏齐已处生死关头,我却因为怕受牵连而出卖他,还叫个人吗?
恐怕从此再没人敢跟我交朋友了!
我到咸阳去找范雎,哪怕是天大的血海深仇,他也得给我个面子!”
当时崇尚“侠义”,平原君敢于为别人而深入虎穴的勇敢精神很值得赞扬。
关键在于你要为什么人去“两肋插刀”。
魏齐虽处于“窘境”,却是被“复仇天使”所追逐的猎物,不属于“可怜”的弱者。
所以得不到舆论上的同情。
平原君的“勇敢”也就被打了折扣。
事实上,秦王和范雎虽然大张旗鼓地宣扬“报仇”,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且是把他当做推行“远交近攻”政策的工具。
他们希望魏齐到处乱窜,他逃到邻近国家,就可以诉诸武力进行挑衅、讹诈;
跑到远方,则可以给收留者一个“面子”,把他当做一个“和平鸽”送出也未尝不可。
但赵在“攻”的范围内,当然不会给平原君以“面子”,范雎以种种理由避而不见;
秦王的态度倒不错,但涉及到魏齐则表示:
范相和他结仇太深,除非范相表态,否则自己不能赦免,以致对不起范相,此事与寡人免谈……
平原君在咸阳虽然受到优厚的招待,谈判却无任何进展,使他陷于进退维谷的僵局,形同软禁。
与此同时,王龁的十万大军,陈兵边境……
赵王非常后悔,没有必要惹出这么大的麻烦!
于是就派人到平原君府去搜捕魏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