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架不住太皇太后有意為之,「皇帝怎得還在飲酒?來人吶,給你們萬歲爺端碗茶來,清淡些。」
燙傷之人,不宜飲酒。
這話,看似什麼都沒說,但什麼意思又都說到了。
關切,責備,警告……一切盡在不言中。
時已年僅古稀之年的太皇太后,已滿頭髮話,但目光清明有神,聲音底氣十足。
尤其身形有著草原女子的壯碩大氣,端坐在在那,更是威嚴肅穆,令人心生敬畏。
「無礙。」
康熙帝按住酒壺,遣梁九功退下,面色掛上淡笑:「今日新接到戰報,吳三桂已自取滅亡,留下的一群烏合之眾也皆是逃竄蜷縮回雲南,朕心裡歡喜。正值家宴,也恰逢僖妃與皇祖母投緣,朕今晚定要多飲幾杯。」
「你前朝的事,皇祖母歷來放心。」
聽出康熙帝沒有因為女色耽誤國事,孝莊太皇太后神色和緩了些,「但後宮之事,也要再抓緊些。這幾個月你去後宮的次數越來越少,可是缺了可心人?」
說罷,凌厲的目光掃過下首一眾妃嬪。
除去新今宮的僖妃,其餘包含佟貴妃在內的四人皆是神色一變,匆忙跪地,齊聲請罪:「臣妾伺候不周,還請萬歲爺、太皇太后、皇太后恕罪。」
康熙帝不動聲色,仰頭將手中的酒一口飲盡,才和顏悅色地看向孝莊太皇太后,「皇祖母多慮了,貴妃她們幾人都是侍奉朕的老人了,一向甚和心意。」
「既是如此,你又何必養只鸚鵡解悶,有空閒就多到貴妃她們宮裡坐坐。」
孝莊太皇太后亦是笑容可掬,仿佛只是在隨意關心自家孫子的心情,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
可在座的人都知曉,那個御前紅人衛氏,就是頂著飼養鸚鵡的差被調到御前的。
若是鸚鵡沒必要養了,飼候的人亦是沒必要留了。
眾人聽得一喜也是一驚。
喜的是,太皇太后終於要大刀闊斧地出手整治衛氏那個狐媚子的小賤人了。
驚的是,太皇太后竟是如此大刀闊斧,當眾不給萬歲爺留顏面麼?
康熙帝倒是不惱,前有世宗和太祖皇帝因女色誤國的示例在先,叫皇祖母傷透了心,如今她自然也擔憂他重蹈覆轍。
但他並非如此,雖是對衛氏有幾分真心歡喜,但遠沒有到因她一人會放棄大清幾代人打下的基業於不顧的份上。
「前陣子因著吳三桂的事,朕是寡於後宮。疏忽子嗣之事,是孫兒的不是。待過幾日忙完,朕便到後宮多走動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