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空虛,但皇帝的私庫可不空虛,這也是為何她今日一定要來的原因,一開始她的目的就是皇帝的私庫。
皇帝看著奏摺的目光變了變,仿佛是有深仇大恨一般,如果說讓國庫撥出去八十萬兩他只是肉疼,那讓他從私庫里挪出來剩下的五十萬兩不亞於往他心口裡捅刀子。
良久,皇帝似乎想出來個折中的法子,「江淮一帶多世家富戶,往日裡全靠朝廷庇護,現下水災嚴重,他們理應盡一份力,朕感念百姓受難,除國庫撥出的三十萬兩外,從朕私庫里再添十萬兩。」
十萬兩,是皇帝思忖良久後得出的結果,國庫空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父皇……」
顏蒔話還沒說出口,就聽見嘉嬪恭維的聲音:「陛下真是愛民如子,天下萬民有陛下真是他們的福氣。」
皇帝聽完甚是寬心,隨即道:「朕會讓人擬好聖旨隨同賑災銀兩一齊送去江淮,這件事就到此為止。」
顏蒔心知這已經是皇帝做得最大的讓步了,和她預想的差不太多,接下來便是另一件事。
「兒臣想親自去江淮走一趟,還請父皇准許。」
皇帝這才仔細打量起跪在地上的顏蒔,他就是因此子身子太弱才一直對其不喜,想起他夭折的幾個兒子,但凡有一個能長大也會比眼下跪在地上的這個要好。
後來皇宮久無皇子降生,皇帝還讓人請過當世最有名的道人來皇宮看過,那道長言道天命如此,強求不得。
外加那段時間朝野不安,皇帝才給了顏蒔太子的名分,以安臣心。
「太子一向體弱,江淮水災一事朕會另派人過去。」
皇帝再不喜顏蒔,都要顧及著他只剩下這一個兒子了,萬一顏蒔出了事,這皇位就要拱手讓給別家了。
顏蒔沒急著反駁:「江淮水災耽擱了幾日,如果父皇只是派一兩個無足輕重的欽差過去,恐怕會使江淮一帶的百姓心生怨念,兒臣此去一是代表父皇察看受災的百姓,二是按父皇所言讓那些世家能真的掏出銀子來,想來兒臣在,他們也不敢誆瞞。」
因為皇帝遲遲不肯點頭,顏蒔便又加了一句:「昨日太傅一句話讓兒臣思慮良久,古往今來,有災禍之地必有流民作亂,可兒臣卻覺得他們只是因為受災而無家可歸的百姓,如果一開始便加以震懾寬慰,定能阻止不少禍事。」
聽此皇帝心中微動,流民不加控制就會演變為流寇,甚至是叛軍,他九五至尊的位置還沒坐夠,自然不想有這種事發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