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昭開了口,林大夫人自然同意了,吩咐春玉去告知小廚房。
滿足了乖女的願望,大夫人轉頭就有話要問她:「昭昭,你跟娘親過來。」
母女兩人走到裡間的坐榻上,坐榻中央放著一張酸枝木透雕四角香幾,上面放著博山香爐,裡頭熏著百合片,正裊裊散著香。
在香爐旁,放著薄薄一頁紙,林如昭捻過蒲團,在榻上坐下時隨眼掃過,看到紙上寫著鄭玉章的名字。
她便知道大夫人是要問她什麼話了,粉臉上卻沒有小女兒該有的羞赧,反而用鹿眼大大方方地看著阿娘,唇角微勾,露出兩粒精緻的酒窩。
大夫人見她這模樣,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笑,原本還想著在林如昭面前擺嚴母的威風架勢,此時也沒了,她倚著香幾:「你喜歡這鄭玉章?」
林如昭與阿娘關係親厚,便是這樣的話題也敢落落大方說來:「若說多喜歡,倒也未必,只是幾次赴宴,女兒遠遠見過他幾次,見他玉樹臨風,模樣與女兒很登對。再加上他二十歲就做了翰林承旨,仕途上也夠配女兒了,因此女兒有幾分欽慕他。」
林如昭這話說得直白又實誠。
本朝雖未有十分嚴苛的男女大防,但也不曾十分放鬆,林如昭這樣未出閣的小娘子也只能在宴席上與年輕郎君打個照面,就連話都不曾多說幾句,要說什麼情根深種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欽慕只能從皮囊與才華而來。
若論起皮囊與才華,這鄭玉章自然是上京里最出挑的,林如昭是大夫人如珠如寶養大的寶貝女兒,自然也只肯讓這樣才貌雙全的郎君去配她。
大夫人見女兒也歡喜,便不再多說,只是微有些抱怨:「你既瞧上了他,也不早同阿娘講,你不知那鄭玉章可是百家女求,若非那鄭夫人忽然在席間探我口風,叫我察出端倪來,我還要被你蒙在鼓裡,若是因此錯過了好郎君,我看你如何悔去。」
林如昭也有些詫異:「他竟這般快便與他阿娘提了?」
林如昭的日子過得鬆快,哪怕到了十七歲,也沒有想過出閣的事,還是那鄭玉章對她一見鍾情,有心偶遇了幾回後,羞著張臉與她來表露心意。
林如昭覷著那張冠玉一樣白的麵皮,又想起席間各個小娘子提起這年輕翰林那羞答答的模樣,才勉為其難關心了下自己的人生大事。
她便隨口道:「鄭公子有心,為何不叫令尊上門提親?」
鄭玉章還是頭回遇到這樣性子明快的姑娘,一時之間竟沒回過神來,等林如昭拂開柳枝走遠後,他才如夢初醒般循著香蹤追了上來:「林姑娘放心,在下今日回去便向家母稟明心意。」
這算算也不過三日的事,鄭家手腳確實快。
鄭玉章肯將她的話放在心上,林如昭感覺又可以喜歡他一些了。
倒是大夫人想到女兒也到了出閣這日,又喜又悲道:「兩家既有意,便要開始過六禮了,阿娘最多留你到明年,你就要離開阿娘,去做別家新婦了,阿娘當真捨不得乖昭昭。」
林如昭對出閣這件事沒什麼嚮往,只是覺得到了年紀,她該按部就班地完成這件事罷了。
前些年林家不是沒有替她相看,只是那時大夫人捨不得她出閣,看得都是些可以入贅的郎君。
她聽得大夫人的話,也有幾分惆悵:「誰叫上京沒有個才貌雙全的贅婿來配女兒,否則女兒也不必出閣。好在鄭家離林府相去不遠,女兒還可時時歸來陪阿娘用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